鹅绒锁

鹅绒锁>去父留子后才知,前夫爱的人竟是我 > 第371章 三只小团子(第2页)

第371章 三只小团子(第2页)

两个小时后,她们抵达位于深山的秘密数据中心。这里曾是程砚舟最核心的研发基地,如今已被改造为情感遗产保存馆。安保系统识别夏南枝的虹膜后自动解锁,通道两侧的玻璃墙内陈列着无数微型存储体,每一颗都封装着一段被“潮汐协议”唤醒的记忆:一位老兵临终前听见亡妻呼唤的名字;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分离五十年后同步哼唱童年歌谣;甚至还有一只导盲犬,在主人去世三年后突然对着空房间吠叫??经分析,空气中残留着87。3赫兹的衰减波动。

而在最深处的独立保险柜中,静静躺着一枚银白色胶囊,标签写着:“LullabyFinalSeed??仅限母亲与孩子开启”。

“这就是原始数据库的最后一块。”林清漪低声解释,“当年程砚舟亲手封存,设定了双重生物密钥:必须同时采集你的泪液RNA和念念的脑电波α峰值才能解密。”

夏南枝点点头,伸出手。

当针尖刺破指尖,血珠滴落在感应区时,整个大厅骤然亮起幽蓝光芒。胶囊缓缓开启,一道全息投影浮现空中??不再是冰冷的实验记录,而是一段家庭影像。

画面中,怀孕六个月的夏南枝躺在沙发上读书,程砚舟跪坐在她身旁,耳朵贴在她的肚皮上。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磁场发生器,正轻轻调节频率。

“今天试试C调泛音列。”他温柔地说,“念念最近总是踢你右边,说明她对高频振动更敏感。”

夏南枝笑着拍他:“别老叫她念念,名字还没定呢。”

“可我已经听到了。”他抬头,眼睛亮得惊人,“她在回应我弹的旋律。每次我弹到第三小节转调时,她就会安静下来。这不是巧合,南枝,她是特别的。”

镜头晃动了一下,切换到产房。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响起,护士将婴儿抱给母亲。程砚舟站在一旁,双手紧握,指节发白。突然,他冲上前,不顾医护人员阻拦,迅速将一只微型传感器贴在念念耳后。

“等等!这是违规的??”有人惊呼。

但他已按下启动键。屏幕上瞬间跳出一行数据:

>**神经响应强度:98。7%**

>

>**共鸣匹配度:S级**

>

>**关键词触发反应:听见了(mother)、心跳(father)、安全**

他当场跪倒在地,抱着女儿嚎啕大哭:“她听见了!她真的听见了!”

影像到此戛然而止。

夏南枝瘫坐在地,泪水决堤。原来早在出生那一刻,念念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聆听”??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通过血脉相连的振动,接收到了父亲用整整十个月编织的情感密码。

她终于明白为何程砚舟宁愿背负骂名也要坚持非侵入性干预。在他眼里,这个世界对听障者的定义错了。人们总想着“修复缺陷”,却忘了有些感知本就不依赖声音。爱本就是一种频率,只要心灵仍在跳动,就能被另一种心跳捕捉。

而他所做的,不过是帮这个世界重新学会了倾听。

回到木屋已是深夜。念念早已睡熟,小手还抓着白天画了一半的蜡笔画。夏南枝轻轻接过,借着月光看清内容:依旧是那架海上钢琴,但她这次把自己画得格外高大,挡在程砚舟和念念之间,像一道温柔的屏障。而在三人头顶,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星辰。

她忽然想起什么,打开终端,将今日解密的所有资料打包加密,发送至程砚舟的私人账户。

附言只有一句:

>“她一直都知道该怎么爱你。现在,轮到你学会如何接受这份爱了。”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特别听证会,审议“情感信号跨境传播”的监管新规。程砚舟受邀远程出席。当他出现在全息屏幕上时,全场寂静。比起当年那个冷峻倨傲的科技帝王,如今的他更像是一个守夜人,疲惫却坚定。

“各位委员,”他开口,声音平静,“我们害怕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心借技术之名行操控之实。但过去一年,‘潮汐协议’产生的数百万条情感信号中,99。6%的内容均为未经编辑的原始情绪流:母亲的担忧、孩子的思念、老人的孤独、恋人的不舍。它们没有指令,没有目的,甚至不具备完整语义。它们只是存在,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他顿了顿,调出一组数据图。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信号的接收者中,有73%表示获得了‘超越语言的理解’,58%经历了创伤缓解,21%重建了断裂的人际关系。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造成心理依赖或行为异常。相反,它让人们重新相信:即使从未见面,也能彼此懂得。”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提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允许“潮汐协议”升级为全球公共情感基础设施,设立“倾听日”作为国际纪念日,并在各大洲建立“共鸣中心”,专为沟通障碍群体提供免费接入服务。

散会后,林清漪第一时间来电:“你知道吗?投票前十分钟,全世界同时出现了短暂的电磁静默。卫星监测显示,地球磁场出现一次罕见的同心波扩散,源头指向南海某片海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