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王妃,请自重 > 第200章万寿无疆(第2页)

第200章万寿无疆(第2页)

他一步步走向城门,每踏出一步,脚下便生出一朵莲形光印,洁白如雪,层层绽放。当他抵达城门前,整座城池的黑晶表面已布满裂纹,内里白光奔涌,宛如破茧之蝶。

他伸手,再次触碰青铜钟。

这一次,钟声响起。

但不再是令人陷入恐惧的幻音,而是一道清澈悠远的鸣响,如同晨钟唤醒沉睡的山河。声波扩散千里,凡闻者心中阴霾尽散,有人痛哭流涕,有人跪地忏悔,更有人拔剑斩断供奉在家中北向的黑色牌位,怒吼:“我非奴仆,岂拜邪神!”

长安城内,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忽听钟声入耳,手中朱笔掉落。他怔怔望向北方,喃喃道:“朕梦见父皇对我说……‘莫负民心’。”

守烛院中,识镜池水由血转清,映出的不再是修行者的恐惧,而是他们内心最深的愿望:有人想回家,有人想赎罪,有人只想好好活着。

沈清璃盘膝坐于归途塔顶,唇角渗出血丝,却仍维持着结界运转。她知道,这一战不在刀兵,而在人心。

谁掌控了绝望,谁就掌控天下;

但谁点燃了希望,谁就能逆转命运。

极北之地,少年立于城门之上,身影孤绝。

十八道黑袍祭司彻底湮灭,唯余一缕残魂盘旋不散,发出最后的嘶吼:“你不可能同时属于光明与黑暗!你会被撕裂!你会消失!”

少年低头,看着自己已经开始透明的双手,轻笑一声:“或许吧。”

他转身,面向南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掌按在城门中央。

刹那间,整座新约之城轰然崩塌,不是毁灭,而是转化??黑晶化为白玉,符文重组为山河脉络,那口青铜钟坠地不碎,反而深深嵌入地面,化作一座巨大的灯座。

一道纯净的心灯光柱自钟心冲天而起,贯穿云层,直抵星骸界边缘。

而在那光柱之中,少年的身影渐渐消散,唯有声音悠悠传荡:

>“此身已堕影,犹护故人灯。

>若有再逢日,请唤我归名。”

千里之外,沈清璃猛然睁眼。

她看见了。

在那道心灯光柱的最顶端,有一颗微弱的星子重新亮起??那是丁岁安的命星。

它曾黯淡,几近熄灭,如今却在黑暗深处倔强闪烁,如同永不认输的誓言。

她缓缓抬手,指尖轻触唇瓣,仿佛还能感受到三年前那个雨夜,少年发烧时滚烫的额头贴在她肩上的温度。

“你回来了。”她低声说,“我知道你会回来。”

泪水终于滑落,滴在手中的玉佩上。那枚曾被她攥得鲜血淋漓的玉石,此刻竟泛起淡淡温光,仿佛回应着远方灵魂的呼唤。

***

七日后,朝廷派出使团北上,却发现极北冰原上已无“新约之城”的踪迹,唯有一座新生的灯塔矗立风雪之中,通体由白玉与星铁铸成,塔身刻满铭文,皆为各地百姓自愿献上的名字??那些曾在幻梦中挣扎、最终醒来的普通人。

灯塔每日午时自动点亮,光芒可照百里,驱散阴寒,净化邪祟。当地人称其为“归灯塔”,传言只要诚心祈愿,便能在梦中见到一位白衣少年端坐塔顶,煮茶待客。

而在长安守烛院,沈清璃正式收徒三人:一名是曾在影袭案中幸存的女弟子,因目睹同门相残而心志崩溃,却被归灯塔光芒唤醒;一名是边关逃兵之子,从小被视为耻辱,却在钟声响起那日挺身而出,斩杀叛将;最后一人为流浪孤儿,天生盲眼,却能听见“心灯的声音”。

她教他们第一课,便是如何点燃自己的灯。

“不是为了成为英雄。”她站在十二盏琉璃灯下,目光平静,“而是为了在黑暗来临时,不让别人独自摸索。”

萧断鸿送来一封密报:南疆孤龙台近日频现异象,每逢月圆之夜,双龙碑便会自行震动,碑底浮现出一行新字,随风而逝,无人能解。唯有丁昭明亲见一次,记下了全文:

>“兄不负国,弟不负卿。

>山河有契,生死同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