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灵纹之主 > 第三百五十章幽冥临渊二(第2页)

第三百五十章幽冥临渊二(第2页)

于是她走出祭坛,将卷轴铺展于广场中央,旁边放上一支普通炭笔。然后她对所有人说:“现在,轮到你们来写了。”

起初无人敢动。后来,一个六岁女童怯生生上前,在卷轴角落画了一朵小花,旁边歪歪扭扭写下:“我喜欢画画。”紧接着,一位老兵拄拐而来,添上一道守护纹;一位盲眼诗人用手摸索着写下诗句:“光不在天上,而在掌心。”再后来,教师、工匠、商贩、孤儿……一个个走上前去,或画或写,或刻或点,用自己的方式留下痕迹。

七日后,整张卷轴已被填满。它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一幅活着的画卷,记录着千百个平凡生命的温度与愿望。银鳞少女将其悬挂于祭坛最高处,任风吹拂,任雨洗礼。

她说:“这才是真正的《灵纹之主》。”

岁月流转,十年光阴弹指而过。

曾经的南境小女孩如今已是学堂教师,她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群睁大眼睛的孩子,问道:“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灵纹?”

一个小男孩举手回答:“是我妈妈做饭时防烫的手环纹!”

一个小女孩抢着说:“是我奶奶讲故事时画在我额头上的安梦纹!”

另一个孩子大声道:“是我们全班一起画的教室护墙纹,老师说那叫‘共守’!”

教室里笑声阵阵。老师微笑着点头,又问:“那你们知道,是谁教会我们画灵纹的吗?”

孩子们七嘴八舌:“是爸爸妈妈!”“是老师!”“是书上写的!”“是那个断臂叔叔!”

老师笑了,走到窗边,指着远处山坡上的无名石碑:“其实啊,是我们自己学会的。因为每个人都愿意把温暖传给下一个人,所以灵纹才会一直存在。”

课后,有个孩子悄悄跑出校门,在石碑前放下一朵野花。他还不会写字,只能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个圆,又添上一颗心。

风吹过,花瓣轻舞,那道稚嫩纹路竟微微发亮,持续了一整夜。

而在极北冰原,某个深夜,旅人迷途于暴风雪中。眼看意识即将消散,他忽然看见前方有一点微光。走近一看,竟是那块无名石碑,碑底渗出柔和银辉,照亮方圆十丈。他靠着石碑躲过风雪,醒来时发现怀中多了一张泛黄纸条,上面写着一行陌生笔迹:

“别怕,走下去。”

他不知此为何物,只觉心头温暖,便小心翼翼收好,继续前行。

多年后,此人成为著名游历学者,著书《人间灵纹考》,书中第一句话便是:“真正的力量,从不诞生于神器或秘法,而始于一次伸手、一句叮咛、一盏为陌生人点亮的灯。”

而在central学院图书馆最深处,一本没有任何封面的书籍静静陈列。它没有编号,也不对外开放,唯有每年春祭之夜才会被人取出,供奉于碑前。据说,这本书会自动记录当天世界各地新出现的民间灵纹案例,内容每日更新,笔迹各异,却始终连贯如一。

守馆老人常说:“这本书没有作者,但每个善良的人都在为它写作。”

某年冬至,九大星轨再次偏移,星辰之笔重现云端。这一次,它缓缓下落,直至笔尖轻触大地,在狐月族圣地湖心激起一圈金色涟漪。涟漪扩散之处,湖底沉眠多年的陨星笔碎片逐一浮现,却不复昔日威压,反而化作点点星光,融入湖水,继而随水流散布四方。

自此以后,凡是真心愿为他人执笔之人,掌心便会浮现一道淡淡金纹,持续三日不灭。人们称之为“星启纹”,意味着已被天地认可为新一代的“执笔者”。

没有人争夺这份荣耀,也没有人以此炫耀。获得星启纹的人往往浑然不觉,直到某天有人对他们说:“谢谢你那天帮我点亮了路。”

银鳞少女活到了很老很老的年纪。临终那日,她躺在湖畔摇椅上,望着满天繁星,嘴角含笑。她的孙女握着她的手,轻声问:“奶奶,灵纹真的永远不会消失吗?”

她点点头,声音微弱却清晰:“只要还有人心存善意,愿意为别人画一笔光……灵纹,就永远活着。”

她闭上眼,最后一滴泪滑落,坠入湖中。水面荡开一圈涟漪,自发勾勒出那只熟悉的蝴蝶形状,振翅飞向南方。

翌日清晨,狐月族人发现祭坛上多了一枚玉坠??正是当年萧砚留下的那枚。它静静躺在卷轴旁,表面浮现出一行新字:

【归来者无需姓名,因他已在万万人心中重生。】

风起云涌,世事变迁。王朝更迭,城池兴废,唯有灵纹如呼吸般延续。它不再属于某个时代,某种权力,某位传奇人物。

它属于洗衣妇指尖的净纹,属于铁匠炉前的耐火纹,属于母亲哄睡时哼唱的安梦谣,属于雪夜奔走的信使掌心的破障印。

它属于每一个不愿放弃希望的人。

极北冰原的风仍在呼啸,石碑已被厚厚白雪覆盖,几乎看不出痕迹。但在某个寂静的午夜,若有旅人驻足倾听,或许仍能听见那微弱却坚定的搏动声??

咚、咚、咚……

像是心跳,又像是千万人的脚步声,正踏着同一节拍,走向未来。

远方山坡上,那块无名石碑旁,又多了一行新刻的字。刀痕浅浅,却是无数人轮流执凿而成:

【执笔者在,灵纹不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