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 7075(第16页)

7075(第16页)

于是,有些同夫夫俩还没那么熟悉的客人来买肉时见了,先是和霍青打了声招呼,割完肉以后又好奇的凑到走到江云苓那边问了句:“呦,霍夫郎,你这铺子也开张啦,都卖什么呀?”

江云苓正往小窗前的横杆上挂东西呢,闻言和和气气的同人解释,说小铺新开张,往后就专门卖些嘉陵风味的东西,也不拘着每日一定卖些什么,还得看时令,像是如今正值冬日,便卖些腊肉腊肠,另外还有自家腌的松花蛋,问他要不要带些回家试试。

那人一听,腊肉腊肠不感兴趣,自家每年都会做呢,就是这松花蛋是个什么东西,往年没听过,只知道咸鸭蛋,于是花钱买了个松花蛋。

这是生客,去年没买过江云苓做的嘉陵风味的腊肉腊肠的,也有去年就在霍青的肉摊子上买到过,心里还惦记着的。

一来买肉,看肉铺另一半的小窗子也开了,横杆上还吊着几串腊肉腊肠的,二话不说就到小窗户那边买了几条,还笑呵呵说了句两口子会做生意,将来肯定财源广进。

还有之前没买过腊味,但买过江云苓的南乳焖肉,信任小哥儿手艺的客人,也买了些回去。

就这样,十来斤腊肉和腊肠很快卖光了,而第二批腊肉也已经晒起来了。

夜里,夫夫俩在家数钱。

如今铺子稳定的经营起来之后,光是霍青那边每日卖肉的进项至少就有二百多文,加上江云苓卖的这十来斤腊肉和松花蛋,虽说和霍青比起来看着不多,但也赚了快二百文。

是以,刨去家里的开支,光是这一个月,他们就挣回来五两多的银子,霍青和江云苓心里都高兴得很,心里也有底气多了。

要是按照这个速度,铺子只要再开个半年,就能把这两年的租子和屋子的修缮钱给赚回来了,余下再盈利的,可就是他们自己的了。

两个人计划着,等过完年开春以后,就给铺子里添口铁锅。

霍青看着夫郎油灯底下弯起像月牙一般的眉眼,又想起这几日在铺子里听到那些客人对江云苓的称呼,于是挑了挑眉,学着客人那般同江云苓打趣道:“云老板,财源广进啊。”

闻言,江云苓脸上笑意更甚,也学着霍青的语气道:“霍老板也是,咱们彼此彼此。”

话音刚落,就被霍青一把托着臀抱了起来。

江云苓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抱住了霍青的脖子:“做什么!”

霍青抱着江云苓走回炕上,将人放躺下来,两只手撑在夫郎的两边,没说话,一双黝黑的眼睛却径直盯着江云苓看,还俯下身亲了亲他耳垂上的孕痣,那意思十分明显了。

前段时日铺子刚开业,既要操持铺子里的生意,又要顾着家里事儿,每日忙忙碌碌的,算一算,已经有好些天没同过房了,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霍青实在憋的有些难受。

再说了,如今家里的事儿样样都稳定下来了,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来了,他也有把握将来能够将夫郎和孩子都养的很好。

被他这么直勾勾的盯着看,江云苓的脸也一点点的变红了,他自然明白霍青的意思,其实他心里也有些想了,于是睫毛颤了颤,没说什么,还身后一下一下的轻轻摸着汉子粗硬的头发。

见状,霍青眼前一亮,缓缓俯下身来。

厚厚的棉被盖过了头,屋里渐渐传来一阵若有似无的动静。

趴在堂屋里睡觉的金点儿耳朵动了动,却对这点声音习以为常了,眯着眼睛,很快趴在麻袋上睡着了。

————

北风呼呼,卷起门口的帘子,一丝冷风自吹起的缝隙处钻了进来。

日子这么慢悠悠的走着,转眼就到冬至了。

堂屋里,火盆里的碳烧的“噼啪”作响,江云苓往火盆里扔了两个红薯进去,想烤几个红薯吃。

金点儿趴在离火盆不远不近的取暖,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盯着火盆,身后的尾巴不时甩动一下,它知道不能离火盆太近,不然要烤着皮毛。

见它这么聪明,江云苓笑了笑,也没管它。

这几日江云苓没跟霍青一起去镇上开摊,而是留在了家里。

如今铺子的生意已经彻底稳定下来,每日最忙的就是早上那段时间,忙过以后就能空闲不少。

有个瓦片遮头,也不用像以往那样大冬天的在冷风里挨冻了,日子比以前要好过多了,加上快要下雪了,江云苓的腊肉和腊肠生意也过了那时令。

所以,如今小窗口里只零零散散的卖着些咸鸭蛋、松花蛋、冬笋之类的东西,霍青一个人在铺子里守着就行,不必两个人都一块儿在那耗着。

肉铺的事儿重要,家里的事儿也同样重要,毕竟杨溪村才是他们的根。

前些日子为了顾着铺子里的生意,两人日日两头跑着,很多时候回到家里都已经是下午申时正刻以后了,如今天黑的又早,很多活儿都干不了,连带着今年入冬的柴火都没囤下来多少。

不得已,他们只能花钱和村里人买了几板车回来,好在开门七件事里,柴火算是最便宜的。

为此,两人也商量过了,在明年开春以前,除了初一十五大集,其余时候,江云苓便不跟着霍青一块到城里去开铺子了,这样不止两边的事儿都能顾上,江云苓也能轻松点。

在火盆里烤了一阵,红薯的外皮渐渐变得焦黑,从表皮裂开一条缝,露出里头金黄色肉来,白色的热气呼呼往外冒。

见烤的差不多了,于是江云苓用火钳把红薯夹了出来,又用碗装起一个给霍文送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