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杀(第2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杀(第2页)

刘进站起身,在殿中踱步良久,终问:“若朕亲往甘泉,能否抢先关闭中枢?”

“九死一生。”霍光直言,“沿途皆可能设伏。且陛下若离长安太久,朝中恐生变故。李广逸虽隐于终南,但其党羽遍布太医署、司隶校尉府,甚至宫中也有眼线。一旦您失踪数日,便可伪造遗诏,立傀儡登基。”

刘进冷笑:“所以他们是想逼我做一个选择??要么坐守宫中,等他们慢慢蚕食江山;要么冒险出击,落入圈套?”

“正是如此。”霍光顿了顿,忽然压低声音,“但老臣另有一策。不必陛下亲往,亦可破局。”

“讲。”

“放出消息,称陛下染疾卧床,命霍氏监国。实则由替身居宫中,您微服出巡,携阴符剑走小道赴甘泉。途中我会安排七批死士轮番护送,确保万无一失。只要毁掉中枢,‘天网’便如断首之蛇,纵有千军万马,也无人统御。”

刘进凝视霍光良久,忽而叹息:“大将军,你为何如此忠心?先帝托孤时,可曾许你什么?”

霍光垂首:“先帝只说了一句:‘若刘进能行仁政,你便辅之;若不能,你可取而代之。’”

殿内一片寂静。

刘进缓缓坐下,眼中泛起波澜:“那你现在怎么看?”

“老臣看过了民间疾苦,也见过边疆烽烟。”霍光抬起头,目光清澈,“但我更看到了百姓脸上久违的笑容。孩童可在野地奔跑而不惧盗匪,农夫能安睡至天明无需轮流守寨。这样的太平,值得守护。所以??我选择辅您到底。”

刘进动容,起身扶起霍光:“有卿如此,社稷之幸。”

三日后,宫廷传出噩耗:皇帝突发高热,昏迷不醒,暂由大司马霍光摄政。长安为之震动,诸侯遣使探病,宫门昼夜紧闭。与此同时,一支不起眼的商队悄然离开城西,沿着渭水南岸向东而去,领头者是一名戴斗笠的跛脚商人,腰间挂着一只不起眼的布囊。

此人正是刘进。

他化名“张九”,伪装成药材贩子,随队运送一批茯苓北上。一路上风餐露宿,不敢住店,夜宿山洞时亲自守夜。霍光派出的护卫分批汇合,皆以镖师身份掩护。行至斜谷口,突遇暴雨,山洪冲垮栈道,队伍被迫改道穿越秦岭深处。

就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山谷中,他们遭遇伏击。

箭如飞蝗,从峭壁两侧射下。三名护卫当场中箭身亡,余者迅速结阵防御。刘进被推入巨石之后,只见敌方人数众多,皆穿灰褐劲装,面覆黑巾,行动迅捷如猿猴,显然训练有素。

“不是天网军。”一名老镖师咬牙道,“这是‘山魈营’??武帝时期专门用于山地作战的特种死士,隶属禁军秘档,早已裁撤。怎会重现?”

刘进心头一震:难道还有另一股势力,也在追寻“天网”的遗产?

激战持续半个时辰,护卫死伤过半。正当敌方准备发起总攻时,远处忽传来一阵奇异的哨音,如凤鸣穿云。刹那间,伏兵竟纷纷收刃退走,消失于密林之中,仿佛从未出现。

众人惊魂未定,只见林间缓步走出一名少女,约莫十七八岁,身穿素麻长裙,赤足踏叶,手中握着一支骨笛。她面容清丽,眉心一点朱砂,眼神却冷若寒潭。

“陛下不必追。”她淡淡开口,“他们不会再来了。”

刘进警惕:“你是谁?”

“奴婢名叫青鸾,乃南越赵氏遗民。”她躬身一礼,“祖母临终前命我北上寻您,说若您尚存仁心,便助您一程;若已堕入权欲,则亲手诛之。”

刘进愕然:“你祖母……可是那位织网的老妪?”

“正是。”青鸾点头,“她焚毁地网铜符那夜,预见您将遇劫,特留此骨笛镇山魈。她说:‘紫阳野心太大,连山中异军都敢唤醒,却不知万物自有克制。’”

刘进心中震撼不已。他原以为自己是在对抗一场阴谋,却不料整个天下早已被编织进一张跨越三代的巨大棋局之中。父亲留下仁政之道,祖父埋下天网杀机,而南方赵氏,则默默守护着制衡之力。如今三方交汇,胜负未定。

七日后,刘进终于抵达甘泉宫旧址。

昔日皇家避暑行宫如今荒草丛生,殿宇倾颓。但在后山一处隐蔽崖壁下,他们找到了入口??一块看似天然的巨岩,内部竟为空心结构。借助阴符剑的血契感应,刘进将手掌按在岩壁凹槽处,鲜血渗入纹路,轰然一声,石门开启,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螺旋阶梯,比建章宫更深、更窄。

阶梯尽头是一座圆形祭坛,中央矗立一座青铜鼎,鼎身铭刻着与建章宫相同的太极图。四周墙壁镶嵌七十二块玉牌,每一块代表一个屯所。此刻,已有三十六块玉牌发出微弱红光,象征相应据点已被激活。

祭坛旁立着一块石碑,上书:

**“天网二枢,互为犄角。

一启则双动,一毁则俱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