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远走进会场时,全场闪光灯骤然亮起。他穿着那件深灰色西装,神情平静。而在舞台另一侧,羽原健太缓缓步入,一身黑色和服,腰间系着一条素色布带,面容冷峻如刀削。
主持人请两人互相致意。林知远微微颔首,用英文说了句“Lookingforwardtoagreatgame。”
羽原却只是静静看着他,良久,才用低沉的日语说道:“我会让你明白,真正的棋道,不容杂念。”
翻译刚说完,林知远却笑了。他没回应,只是轻轻拍了拍胸口口袋??那里藏着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写着江晚晴的手迹:“你不是一个人在下这盘棋。”
他知道羽原的意思。所谓“杂念”,指的是情感、牵挂、外界干扰。但在林知远看来,那些恰恰是他力量的源泉。
发布会结束后,他收到江晚晴的消息:“他说的话我都听说了。别理他,你就当他是个不懂恋爱的可怜人。”
他笑出声,回了个猫爪表情。
当晚,他照常进行实战推演。但在最后一局中,AI突然跳出一个异常分支:若羽原识破“暗涌计划”,并在第38手提前弃子转身,反而可能形成反向诱导,将白棋引入复杂劫杀陷阱。
林知远盯着这个变化图,眉头紧锁。他反复推演十余遍,发现若应对不当,极有可能陷入被动。这意味着,“暗涌计划”并非万全之策,羽原的棋感若足够敏锐,完全有可能反过来利用他的布局意图。
他当即修改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两套备用路径:一是提前激活左侧潜力,制造双重威胁;二是故意暴露一处薄弱环节,引诱羽原过度进攻,从而暴露自身破绽。
凌晨两点,他写下新的总结:“最高明的骗术,不是隐瞒真相,而是让对手以为自己看穿了一切。”
第四天,实战演练升级为跨国连线对抗。中方邀请韩国顶尖新锐李承宇远程对弈,模拟羽原风格。比赛中,林知远首次尝试新版“暗涌计划”,并在第33手主动弃子后,迅速转移战场,逼迫对手做出抉择。
李承宇果然落入圈套,执着于追杀孤子,忽略了中央白阵的膨胀。林知远趁机构筑大模样,最终以三目半获胜。
赛后,李承宇发来消息:“你变了。以前你下棋像精密仪器,现在……像猎人。你知道猎物什么时候会动。”
林知远望着窗外夜色,久久未语。
他知道,这场蜕变,始于江晚晴的那个清晨,始于母亲攥着矿泉水瓶的红眼眶,始于父亲偷偷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他不再是只为胜利而活的棋子,而是带着温度与记忆前行的棋士。
赛前一天,主办方组织选手参观比赛场馆??东京国立围棋殿堂。那是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建筑,主厅高达三层,中央摆放着一副巨型浮雕棋盘,象征千年棋史的流转。
林知远缓步走入,抬头仰望穹顶壁画:黑白双龙缠绕升腾,寓意胜负交织、阴阳共生。他在展厅一角停下,看见一块展板上写着:
>“棋之道,非止于算。心之所向,方为局中真意。”
他凝视良久,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抄下了这句话。
傍晚回到酒店,他收到一条视频通话请求。是江晚晴。
她坐在家中阳台,身后是夕阳余晖。“明天就是比赛了。”她说,“紧张吗?”
“有一点。”他坦然道,“但更多的是期待。”
“你知道我最喜欢你哪一点吗?”她忽然问。
他摇头。
“是你明明很在乎,却总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她笑,“比如你说‘谈恋爱哪有头衔战重要’,可每次我咳嗽一声,你都会停下来问我有没有吃药。”
林知远怔住。
“所以我不怕你输。”她声音温柔,“因为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已经赢了。”
那一夜,他罕见地没有复盘,也没有训练。而是躺在床上,翻看着手机相册里这些年与她的合影:图书馆角落的偷拍、雨天共撑一把伞的背影、她趴在他肩头睡着的模样……
原来,爱从未缺席,只是他一直不愿承认。
比赛当天,清晨五点四十七分。
林知远醒来,拉开窗帘,天空微明。
他穿上定制比赛服,系好领带,将棋具放入专用箱。
出门前,他最后看了一眼房间,轻声说:“出发了。”
抵达赛场时,现场已座无虚席。观众来自中日韩三国,更有无数直播间同步开启。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两位选手的生涯简介。
林知远步入对局室,脚步沉稳。对面,羽原早已端坐,目光如冰。
裁判宣布比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