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老婆!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难堪的。”
玉军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火车站,当他见到母亲搀着恩人刘艳萍走下火车时,觉得老人家瘦得已经变了样了,心里感到一阵阵酸痛,但他不想让老人家伤心,便笑着上前搀扶着她:“刘阿姨,见到您很高兴!”
刘艳萍道:“玉军,给你添麻烦了。”
“阿姨,您这就见外了,以后您就把我当儿子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刘艳萍笑着对彩云说:“玉军这孩子真会说话,我听了高兴。”
玉军问母亲:“妈,刘阿姨在南京看病的病历都带来了吗?”
彩云道:“带来了,你刘阿姨就怕给你添麻烦,我费了半天劲,才同意过来。”
玉军问刘阿姨:“您感觉哪里不舒服?”
“主要是腹部痛,不想吃东西,有时还想吐。”
“我就在医院工作,您来了可以做个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好对症治疗。”
“我今年都七十了,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已经够本了,不想再看了,可你妈非要我来不可,就只好来了。”
“阿姨,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条件也好了,人的寿命普遍都提高了,您这个年龄正是应该享受生活的时候。”
“是啊,瞧你妈,比我也就小几岁,现在还要干一番大事,真让我羡慕。”
“您把病治好了,可以和我妈一起干,说不定您们俩将来还会成为大财主呢。”
“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亮堂了许多,现在我都想吃东西了。”
“好啊,我带你们去吃烤鸭。”
彩云对艳萍说:“这里的烤鸭很有名气,我们去尝尝?”
“走,让玉军请我们。”
玉军打了一个车,来到燕北一家老字号烤鸭店,艳萍还真有了胃口,吃了不少,彩云感到非常高兴,对儿子说:“你刘阿姨很久没有这样吃东西了,见到你这病就好了一半了。”
艳萍笑着对彩云说:“当年要不是你那么坚持,玉军现在就是我们俩的儿子了,我要是有这么一个儿子,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
玉军道:“在我心目中,您就像我的母亲一样,我就是您的儿子。”说完,给刘阿姨的盘子里夹了几块烤鸭。
艳萍拉着玉军的手,含着热泪道:“好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
“您给我做的那双虎头鞋,我至今都还留着。”
“我看见了,没想到这么一点小事,到现在你们还想着。”
“那个年代没有小事,几斤粮食就能救一家人的命,没有您的帮助,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看到你们现在过得这么好,我打心眼里高兴。”
“你怎么还流泪了?”彩云掏出手绢给艳萍擦了擦眼泪。
艳萍笑着说:“我是高兴的。”
玉军道:“我再告诉您们一件事。”
彩云连忙问:“什么事?”
“树红参加高考了,考的还不错,应该能被录取。”
“是吗?报的是哪所学校?”
“是个军医学校。”
“要是真能被录取的话,我们老陈家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出现一名女军官,那该多好啊!”
艳萍问玉军:“什么时候才能有准确的消息?”
“估计很快。”
艳萍对彩云说:“希望我们能亲眼看到树红的录取通知书,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彩云道:“是啊,我们耐心等待这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