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不太正经的心思,微生将探亲前就想好的计划说与时冬至听,“我有技术,妈也是勤快人,我们在哪里都能生活,未必非得回三合村去。
胡杨市不算小了,就算一时间没有工厂招工,我也有办法养活自己。我们在胡扬市租间屋子,既能守着你,也能让你少些惦记。”
租间屋子,再去街道办做个登记,明面上以就医为由留在胡杨市,暗地里随便弄坏几台机器,还怕没有发挥的舞台?
想要找份像样的工作,真不难。
自己的津贴有几十块,胡杨市的房子单间也不过几块钱一个月。
顺着微生的话想下去,时冬至还真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只是生活在市里若是没有供应本,米面粮油怕是有钱也买不着。
微生对时冬至眨了眨眼,一脸自信:“给咱妈组装的那台收音机,我总共就花了七块六。前两天跟后勤的车去了趟市里,又弄了些材料回来。我听嫂子们说附近有好几个村子,也允许村民们互相买卖些东西。我若是用收音机跟村民们换些米面粮食和柴火,你就说有人愿意跟我换吗?”
都得抢着跟你换!
见此,微生朝时冬至摊手,“那不就得了。”
而且她不收钱,只是以物易物,就算被人知道了也不算是投机倒把。
时冬至:…就问我何德何能呢?
第202章
微生将早就想好的主意拿出来与时冬至商量了一回,这件事情便差不多定下来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苏氏那里的意见。
以微生对苏氏的了解和观察,苏氏肯定愿意留在胡杨市这边的,但她又肯定放不下老家的房子和那些家当。
锅碗瓢盆和被褥这些,一边要花钱买,一边还要闲置着,想想就是各种心疼。
而微生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苏氏留在胡杨市这边,她自己回去取过来。
她们在三合村那边用的都是地锅,家里正好没有炒锅和砂锅,她们可以先买个炒锅和砂锅。碗筷这些不用买,来的时候就带了几个,被褥可以先跟部队借一套暂用,等她将家里的那些取回来了再将部队的还回来*就是了。
其他的米面粮食,家里的要带来,但这东西原就是消耗品,就是先买一些应急也不能算浪费钱。
坚持半个月,她就回来了。
而且她们还要从村里开看病的介绍信,若是都回去,这谎又要怎么圆?
将自己的想法和考虑都与苏氏说了,苏氏除了担心微生一个人出行的安全外,旁的都觉得微生已经考虑的很全面了。
安全?
真撞到她手里,还不知道谁不安全呢!
微生心忖了一句,便跟苏氏展示了一回中医人的自保办法。
微生拿出一个也不知道哪一世制作的发卡,当成苏氏的面从里面抽出一根钢针,之后又带着苏氏去了一趟驻地食堂,挑了条活鱼展示了一回什么是脊椎动物的脆弱。
苏氏时冬至:“……”
炊事班的战士们:“……”
略凶残!
知道儿媳妇有自保能力后,他们的移居计划就开始了。
过了两日,时冬至请了两天假,开了驻地的一辆小车带着微生去了五十公里外的胡杨市。
时冬至在这边当兵,对胡杨市的情况也多少了解些,这个时间段想要租房子还需要本地人帮衬些。
一位老战友就正好落户在胡杨市,时冬至找上去后将他们这边的事情与那位战友说了一回。到是得到不少租房信息。
有市中心的,有离供销社近的,有离工厂近的,不过微生挑来挑去,却挑了一处近郊的独门独院。
院子很小,而且院里就只有三间正房,一间仓房。但微生却觉得这样的环境刚刚好。
一来近郊,距离驻地近。二来独门独院,远离人群,说话做事都有隐私性。
看过了房子,又与房东淘通了一回,当场便定了下来。
房子定下来后,正好也到了中午,于是时冬至便做东拉着那位战友去了国营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