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林寡妇三十多岁,人长得很水灵,大眼睛,小鼻子,身材也是该瘦的地方瘦,该胖的地方胖。虽然两个孩子都八。九岁了,可看起来仍旧比旁人有风韵。
只是让人诟病的是她特别喜欢对着村里的男人软语相求,今天让这个人帮着打几桶水,明天再让那个给她修房子……这些都是小事,但架不住常年累月的大面积撒网。
总之村里上到五十,到下十八的男社员几乎都被她使唤遍了。
若是纯纯的使唤人也就罢了,偏村里经常能传出些流言来。那流言一传出来,哪家的老娘们都得跟自家老爷们架一回秧子。
你打我挠,不管谁输谁赢,最后就有不少村中妇女去林寡妇家大吵大闹,各种咒骂。
最后,刘婶还对听八卦的微生和宁朝云总结道:“我瞧着你们家老明,就是个好脾气,抹不开脸的。”
言外之意就是有可能会被林寡妇盯上。
宁朝云抿唇,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说什么。微生却笑了,“家里多少活呢,我爸要是有那助人为乐的好品德,我家里有的是活给他干。”
自己担心累着这俩知识份子,重活累活都不叫他们干。若是明逸琛敢跑出去帮人干活…哼,那咱们就看看你善解人意的闺女会做什么了。
刘婶以为微生不懂,嗔了她一眼,然后将视线看向宁朝云,“她小孩家家的不懂,你可得上点心。”
宁朝云僵笑,顺从的对刘婶点头。随后话题就转到了猫崽子上,又说了几句感觉差不多了,宁朝云就带着微生告辞了。
两人先将猫崽子送回山脚下,微生又从空间里拿出去灭跳骚的幼猫专用药给这两只猫都点上。之后留宁朝云看家,她自己去了村委大院。
微生到时,仍旧还没轮到他们家。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每家都是自带装口粮的口袋,点名签字之后当面称出重量再倒进口袋里。
每人多少斤粮食都是有定额的,然后胡家村这边不光种玉米,还种高粱。所以每人称多少玉米,称多少高粱都需要看当年的粮食收了多少。
总之就是村民们每年不光能拿到一定斤量的玉米,还能领到高粱。
如此一来,用时可不就多了。
今天分粮,家家自备装粮的口袋和自己想办法把口粮运回家。
微生他们家原本是想要用自行车推的,后来微生又觉得以明逸琛和宁朝云的好说话脾气,搞不好今天那车就得让村民们借来借去,最后用废了。
不管那自行车能不能驮得动,他们都会使劲往上面摞粮食。反正不是自己的自行车,人家自然不心疼。
将自己的顾虑说了,明逸琛和宁朝云一听也是这么道理。
人家张口借,有时候也确实抹不开脸说不借,又不能借了这个不借那个,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统一了意见后,微生就去拿了一捆麻绳,一块可以对折的钢板,两个不大却很结实的轱辘。
钢板折起来只有一本书那么大,打开却是刚好可以放粮袋。将轱辘固定在钢板上,就是个非常简易的小推车。回头将粮食放在钢板上,再用麻绳固定住,拽着麻绳就可以将粮食都带回家了。
早起时将麻绳,小推车都放在粮袋里,然后由着明逸琛拿到村委大院那边等着分粮去。
~
微生找到明逸琛时,他正在听几个村民说村里人都是如何猫冬的。
当听到冬天几乎没什么活,就是呆着的时候,明逸琛便想说可以多看看书,但他也知道这种话并不适合在这里说,便又憋了回去。
微生看他这样都替他难受,可有什么办法呢,未来十年,不少教书育人的老师都被打成了臭老九,所以咱们真不能自己上赶子找麻烦。
微生没过去,而是站在不远处等了一会儿,等其他人都走了,她才走到明逸琛身边。
见周围没人,明逸琛便小声跟微生说了一回村里人宁愿打一天扑克也不看一页书的猫冬生活。
太浪费了!
“我打听过了,镇上就有高中。明年三月,爸送你去上学。”就算暂时不能参加高考,也得将高中念下来。
说完又跟微生说了一回今年冬天,他要给微生补课的决定。
又要上学,又要补课……微生一脸无语的抬起头。
哼!
“那个,明,明同志。”
林寡妇看见微生与明逸琛站在那里说话,又见旁别也没什么人了,便一脸不好意思要麻烦人样的凑了过来。
微生见是林寡妇,不由瞬间想到刚刚刘婶说的那些事。不过微生也没立时做什么,而是转头看向了她们家明老师。
明老师的全部心神都在镇高中的教学质量上呢,听到有人喊他,这才回过神来。
明逸琛:“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