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有什么事瞒着我?”
*
翌日,谢明灼也没去城南。
许知秀已经认出徐青琅,没必要多此一举,她想看的已经看到了。
楼家暂时没有异动,或许是真的不知情,也或许正在暗中筹谋。
这个筹谋不代表是在做坏事。
经过这几日多方打听,楼家在浮梁县有口皆碑,楼老板为人厚道,常做善事。
在与楼壑相处时,谢明灼的确感觉他并非狡诈狠厉之徒。
她的直觉素来敏锐,但也不排除对方善于伪装。
“大人,这是要去哪里?”姜晴跟随出门,走到半路才想起来问。
“县衙。”
姜晴没再多问,在脑子里努力思考去县衙的目的,阿玉说出门在外,要多看多思。
阿玉都能学会制敌之术,她也能学会动脑子。
可直到抵达县衙,她也没想出来。
门吏见到锦衣卫,不仅不敢喝止,还小跑着上前迎接。
“小人见过佥事大人,不知佥事大人有何贵干?”
杨云开:“带我们去监牢。”
“这……”门吏迟疑,“这得问过典史大人,小人不敢做主。”
杨云开也不为难他,说:“带我们去见余鸿。”
余鸿是浮梁县知县,上任不过半年,这半年没什么建树,在浮梁县的风评就是查无此人,几乎没有存在感。
监牢虽然是由典史直属领导,但知县毕竟是县衙最高长官,直接找余鸿省事儿。
县衙二堂,典史呈上案卷,笑眯眯道:“县尊大人,这个案子已经证据确凿,可以结案了。您只需在这儿署上名字,盖上官印,就能上报知府衙门。”
余鸿瘫靠在椅子上,眼也不抬,“手疼。”
“大人,您这手疼了有半年了,”典史笑意慢慢收敛,“您是想后半辈子都继续疼下去?”
余鸿掀了掀眼皮,“威胁我?我伯父乃应天巡抚,你不妨试试。”
典史:“……”
娘的,自从这个姓余的过来,他白头发都长了不少。
姓余的使唤不动衙役,可他们也“使唤”不动姓余的。
这人简直是个滚刀肉,明里暗里的刁难他都当看不见。
县里的公文,大多需要知县亲自署名盖印,余鸿撂挑子不干,他们什么办法都没有。
“大人,您什么也不干,难道不担心吏部考评落个差等?您跟下官置气可以,但不能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啊。”
余鸿玩着指甲,漫不经心道:“干活可以啊,这些案子都得重审。”
“大人说笑了,已经审结的案子,怎么能重审?就差您署名上报了。”典史皮笑肉不笑。
余鸿:“那就免谈。”
“余知县,你若继续为难我等,这三年任期,你只能一事无成。”
余鸿眼睛一亮:“不干活就能拿俸禄,世上还有这等好事儿?!”
“……”
典史狠狠瞪着他,胸膛起伏不定,手中的案卷都要被他揉成一团。
余鸿置若罔闻,甚至哼起了小曲。
“大战”似乎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