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割鹿记 > 第九百六十七章 杀人乃小道(第1页)

第九百六十七章 杀人乃小道(第1页)

穿猩红色波斯袍的男子站在枫林之中,他的身周是杜由简那些下属的尸体。

这些人原本应该跟着杜由简一起死在皇帝的手中,然而眼下对于这名男子而言,这些人死在他的手中会令他更加安心。

杜由简这些人在过去的数年里虽然能够在背地里帮他们干很多脏活,但同样也是个烫手的货,是个必须处理掉的麻烦。

在他看来,虽然今夜皇帝的做法完全和他们的预想不同,但他们的行事自然也可以做出相应的改变。

亲手杀死了这些人之后,他并不想。。。。。。

郭光和应知成死死攥着牵牛的绳索,指节泛白,冷汗顺着额角滑下,滴进衣领。他们不敢回头再看那堆碎肉,可耳边却仍回荡着那声“果然是你”的笑声??癫狂、决绝,仿佛赴死不是终结,而是某种宿命的印证。

前方的骑军并未停下,只是阵型微微收缩,护卫更加严密。那二十余辆马车依旧缓缓前行,车帘紧闭,看不出丝毫异样。押运官低声呵斥着民夫们重新启程,声音发颤,显然也被刚才那一幕震慑住了。

“那是……修士?”应知成嘴唇哆嗦着问。

郭光摇头,眼神空茫,“我不知道……但那人,是冲着车上的人去的。他不怕死。”

“他认得车上的人。”应知成喃喃道,“他说‘果然是你’……他在找谁?”

两人沉默下来,心中翻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他们本是幽州贫民,因赵无疾一句“有财可分”便跟着来了洛阳,原以为不过是趁乱捞些好处,谁知卷入的竟是这等凶险漩涡。赵无疾死了,死在洛阳陷落前夜,被一名戴着青铜面具的女子亲手斩首,头颅挂在城门上三日未收。他们亲眼看见,却连哭都不敢哭出声。

而现在,又有人以身化火,扑向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只为确认一个名字。

车队继续北行,穿过残破的驿站与焦土村庄。夜幕降临时,驻扎于一处废弃的驿馆外。篝火燃起,兵卒围坐,低声议论着今日之事。

“那是太原王氏的死士。”一名披甲将领坐在高处,冷冷开口,“黄庭境巅峰,练成了‘焚身引’,临死一击足以崩山裂石。若非车内那位早有防备,恐怕我们这一路都得交代在这条道上。”

众人哗然。

“王氏为何要杀车上之人?”

“因为车上坐着的,是卢青词的女儿。”将领低声道,“卢氏嫡女,自幼修《玉清九转经》,天生灵脉通明,十年前就被判为‘天枢命格’,能窥见气运流转。她若活着到幽州,裴家便可借她之眼,看清天下大势走向。”

“可她不是早就失踪了么?”

“三年前在终南山失踪,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可顾留白在洛阳废墟中找到了她,当时她被困在一具古棺之内,靠一口先天元息吊命。如今她虽醒,却不能言,双眼也失明了,唯有识神未灭,仍可感应天地气机。”

郭光听得心惊肉跳。他忽然明白,为何那死士临死还要笑??他确认了卢青词的女儿还活着,哪怕自己粉身碎骨,也算完成了使命。

而更可怕的是,这意味着门阀之间的暗斗早已超出凡人所能想象的范畴。一桩婚约、一次联姻、一场政争,背后皆是生死博弈,动辄牵连千百条性命。

深夜,郭光辗转难眠,起身去解手。月光如霜,洒在营地边缘的一片荒草地上。他无意间瞥见一人影独坐于石上,正是那辆马车的守卫之一,身穿素袍,腰佩短剑,面容清冷。

他走近几步,想绕过去,却被那人轻声叫住。

“你是随车队从洛阳来的?”

郭光点头。

“可知洛阳陷落那一夜,发生了什么?”那人问道。

“只知道……叛军进城,烧杀抢掠……赵无疾死了。”

“不止。”那人抬头望月,“那一夜,有七名修行者同时自爆金丹,引动地脉震荡,将整座皇城的地宫掀开。他们在找一样东西??皇帝移魂所用的‘龙?鼎’。”

郭光愣住:“移魂?真有其事?”

“有。”那人淡淡道,“先帝并未真正死去,他的神魂被封入鼎中,藏于洛阳地宫深处。六皇子代政,实则是受命于一缕残魂。而当今皇帝亲赴潼关,是要以肉身迎战叛军主力,借此激发天下忠义之心,逼各门阀表态。”

郭光只觉脊背发凉。

“那你护送的这位小姐……她知道这些?”

“她不知道。”那人摇头,“但她能感知到‘鼎’的存在。只要她在世一日,门阀就无法彻底掌控局势。所以太原王氏要杀她,韦氏想掳她,范阳卢氏甚至派出了‘影蜕’来替换她的身份。”

“影蜕?”

“以人为炉,炼制出与目标完全相同的替身,连气息、记忆都能模仿。一旦成功,真正的卢氏女就会被抹去,从此天下再无‘天枢命格’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