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挽咬破舌尖,鲜血滴落,唤醒理智。她一字一句道:
>“我愿承受千般痛楚,只为还天下一句真言。”
她终于触碰到《原罪录》,整本书瞬间燃烧,化作一道金光冲天而起,顺着共忆之网蔓延至九州每一寸土地。
与此同时,各地异象纷起:
-朝廷档案馆内,所有密封卷轴自动开启,浮现血书文字;
-学宫讲堂中,正在教授“太平盛世史”的儒生突然泪流满面,脱口背诵起一段禁忌诗篇;
-军营里,士兵们集体梦游般走向靶场,用长枪在地上刻下同一个名字:“知真”。
一场无声的觉醒,席卷天下。
苏挽从忘渊归来时,已是七日后。她瘦若枯槁,双目失焦,嘴角渗血。但她怀里紧紧抱着一卷残破的竹简??那是《原罪录》唯一留存的实体副本。
陆知远迎上前,握住她的手:“成功了吗?”
苏挽虚弱一笑:“成功了。但他们不会罢休。”
果然,三日后,朝廷发布公告,称“某些极端分子利用虚假记忆煽动民怨”,宣布暂时冻结共忆之网公共接口,并设立“忆序司”监管言论。一夜之间,三百余名公开讲述被删记忆的民众被捕,被称为“妄忆者”。
苏挽在无言堂召开秘密集会。到场者不多,却皆是各州最具影响力的听心人:晚衣、启铃、守寂人、几位曾迷失后被找回的旧识,还有陆知远。
“他们怕了。”晚衣说,“说明我们击中了要害。”
“接下来呢?”启铃问,“对抗吗?起义吗?”
苏挽摇头:“不。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人‘听见’。”
她展开竹简,将其置于听心树根部。奇异的是,树根竟如活物般缠绕上去,吸收文字内容。次日清晨,整棵树开出前所未有的花朵??花瓣透明如水晶,内里封存着一段段动态影像,全是《原罪录》中的真实记录。
孩子们摘下花朵,吹散,光点飞向四方。每个接住光点的人,都会在梦中“亲历”那段历史。
一个月内,九州掀起“梦醒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官方叙事,自发组织“夜谈会”,分享梦境所见。甚至有忆控者倒戈,公开忏悔曾协助篡改记忆。
最终,宰相在朝堂上暴毙,临终前高呼:“我看见她们了……明心、知真、苏挽……她们都在看着我!”
风波渐平。新帝登基,废除忆序司,重建共忆之网监督委员会,并在忆心谷立第九碑:
>“宁听万声哭,不纳一言谎。”
>??献给所有不敢忘的人
多年后,一位史官前来采访苏挽,问她是否后悔走上这条路。
她坐在听心树下,阳光透过耳形叶片洒在脸上,轻声道:
>“若重来一次,我仍会选择倾听。
>因为每一次真心的诉说,都是灵魂对自由的呐喊。
>而我所做的,不过是蹲下来,认真听完一个人的一生。”
史官离去后,陆知远走来,递给她一封信。信封空白,打开后只有一幅孩童涂鸦:三个女人手拉着手,站在开满彼岸花的山坡上,天上星辰排列成“记得”二字。
苏挽笑了。她知道,那是知真、明心,和她自己。
风吹过山谷,听心树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某个遥远的呼唤。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又有一个孩子睁开了眼,第一句话是:
>“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