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鲜的,冬天吃干的,加上馅饼也开始卖豆角馅的了,他最近实在不太想再见到豆角。
“这是你哥我唯一一个拿手菜。”
霍峰清清嗓子道:“当年娶你嫂子,我去丈人家做菜,就做的这个。”
霍凌失笑道:“结果这么些年了,还是只会这一个。”
“只会一个怕什么,好吃就行,这是下饭菜,谁也离不了。”
他提醒霍凌,“和面你也别管,我来。”
“谁跟你抢功似的。”
霍凌念叨一句,抄起菜刀对付大南瓜。
南瓜这东西,只要是种子好,期间记得追些薄肥,就能长出很大一个,及时摘了,别让它烂在地里,能存一冬不坏,一刀劈开仍是新鲜的。
每年过年时,叶素萍都会用南瓜和红糖做红黄两色的发糕,摆在桌子上喜庆又好看。
考虑到颜祺暂时闻不了肉味,霍凌用南瓜拌了荤素两样的馅料,面团发好后,兄弟俩在堂屋摆开阵势,面对面地包包子。
叶素萍拉着颜祺过来看热闹,两人把山楂糕切成小块,放在碗里用筷子夹着吃。
四只狗围着要,外头买的点心不便宜,而且颜祺听霍凌说过,大个儿小的时候贪嘴时山上院里结的山楂,吃的吐酸水,他没有给,转而往炭盆里放了个地瓜,打算一会儿给它们分地瓜。
“真不用我俩帮忙?”叶素萍看了一会儿后问道。
“不用。”
霍凌低头专注地给包子捏褶,捏好一个后他抬头,看到夫郎噙着笑望来,心里甜得像是被蜜水泡了。
想到这里,他出主意道:“吃不吃糖三角,家里还有红糖,咱们包上几个。”
“这个好!有日子没吃了。”
叶素萍问颜祺,“你想不想吃?”
“不说还好,一说就馋了。”颜祺实话实说。
“这顿饭热闹了。”
叶素萍拊掌,指挥霍峰去拿红糖,上次是她冲完红糖水后放起来的,怕这人找不到。
霍英本来在逗狗,一听有糖包子吃,也跑过来,说要自己包。
糖三角包起来不算难,关键是糖里需加点干面粉,不然糖太稀了,上锅后全都淌出来,那样就没法吃。
霍峰和霍凌给她一块面,让她捏糖包子,叶素萍和颜祺则真的做到了从头到尾都不沾手,只等着包子出锅直接吃。
“今天你我也享享清福,生孩子这事上,咱们受累十个月,他们白等着抱孩子,出再多力就是应该的。”
叶素萍见还剩一块山楂糕,她让颜祺吃掉。
“吃完这个,晚上好生擦擦牙,不然容易害牙疼。”
颜祺觉得关外当真和老家不一样,从前在老家,他从没听过谁家妇人夫郎说过类似的话。
又或者也有,只是他那时年岁小,想听也没处听去。
他爹娘都是循规蹈矩的人,轻易不会将这类事带回家乱讲。
包子出锅,热腾腾地摆满一桌,每一个都暄软蓬松,不见死面疙瘩。
两兄弟包的包子,看似形状差不离,荤的是圆形的,素馅的像个大饺子,但细看细节上却有所不同,譬如在颜祺眼里,霍凌包的包子比霍峰好看许多,他一下就能认出来,当然这话他只在心里想,没有说出口。
他拿了个包子咬了一个小口散热气,还没吃到馅呢,就已经隐隐咽口水。
叶素萍在一堆包子里挑霍峰包的,夸他手艺好,又尝万年不变的豆角烧土豆,“好吃,还是那个味儿。”
两家两对,各有各的默契。
自家做的包子皮薄馅大,以颜祺此刻的饭量,吃两个就饱了。
叶素萍比他多吃半个,剩下半个和霍英一起分了。
霍峰和霍凌则是六个打底,要是敞开吃,更是没数。
糖三角按着人头包了五个,一人一个,皆吃得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