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齐天阙 > 第12章 燕逊(第2页)

第12章 燕逊(第2页)

姜青麟拗不过,只得允了:“算了,带你去也无妨。”

一行人到镇西一处清幽小院,杨静上前叩门。不多时,一名小童开门探看。

姜青麟温言道:“有劳通传,昨夜递帖的姜姓之人,特来拜会燕先生。”

小童应声而去。

片刻,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快步走出。

他目光落在姜青麟身上,微微一凝,随即面露了然,躬身行礼:“不知贵客驾临,老朽有失远迎,殿下恕罪。”

姜青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上前虚扶:“先生不必多礼,是晚辈贸然打扰。只是……先生如何认出是孤?”

燕逊直起身,抚须一笑,目光睿智:“殿下气度非凡,非常人可比。如今这天下,姜姓乃国姓,寻常人家避讳尚且不及,岂敢以此姓投帖拜会隐士?更何况,老朽虽居僻壤,也知朝廷近日册封皇太孙,殿下此时南下,路过羊德,顺道来访,合乎情理。是以斗胆一猜。”

肩头的涂山青霓耳尖一动,心中暗赞:“好敏锐的观察。”

姜青麟闻言,朗声笑道:“先生果然厉害,明察秋毫,名不虚传。”

“殿下过誉,请。”

“先生请。”

进屋后,陈设简朴洁净,墙上挂了几幅山水字画,颇有雅意。主宾落座,童子奉上清茶。

姜青麟没多寒暄,略一沉吟,便开门见山:“燕先生,晚辈今日前来,有一事请教。您看,我大齐如今,可有北伐中原、光复旧土的实力?”

燕逊捧着茶盏,默然片刻,缓缓道:“大齐地大物博,厉兵秣马多年,自然是有底气的。”

“请先生细说。”

“其一,兵势。天策军常年镇守妖月关,是百战精锐;荡邪、破虏两军也久经战阵。陛下近年整饬军务,兵权收归中枢,如臂使指。此乃强兵。”

“其二,敌情。清国享了四百年太平,当年的八旗劲旅早已腐化,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此乃敌隙。”

“其三,国力。陛下推行‘摊丁入亩’等新政,百姓负担稍轻,国库日渐充盈。此乃厚积。”

他略顿,目光与姜青麟相接:“其四,地利。陛下雄才,已夺山海关。此关是北疆锁钥,易守难攻。他日若出关北伐,便可直捣黄龙,震慑天下。”

蹲在姜青麟肩头的小白狐似乎听得入神,毛茸茸的尾巴无意识地扫过他脖颈。

姜青麟感到痒意,侧头看了眼肩上的小家伙,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抬手用指节蹭了蹭她的下巴。

燕逊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抚须笑道:“殿下似乎很喜爱这灵狐?”

姜青麟收回手,目光落回前方,语气淡然却透着一丝柔和:“通灵的小东西,一路作伴,倒也安心。”

他说得轻描淡写,连日奔波,有这个小东西在身边,看她时而警惕时而慵懒的模样,感受着她皮毛传来的温软触感,竟让他原本因前程而略显紧绷的心神,松弛了不少。

“有此四者,大齐根基深厚,承天应运,他日必能廓清环宇,再造太平!”

姜青麟听得目光炯炯,击节赞叹:“先生洞若观火,字字珠玑!既如此,先生可愿出山助我,共图大业,驱除鞑虏,复我河山?”

燕逊闻言,持盏的手微微一颤,眼中情绪复杂,似有泪光:“殿下……殿下是国之储君,天潢贵胄。老朽不过一亡国之臣,衰朽残年,殿下不嫌……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姜青麟起身,执弟子礼,恳切道:“先生大才,青麟渴慕已久。能得先生相助,何惧人言?只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出山辅佐!”

燕逊望着眼前目光诚挚、礼贤下士的皇太孙,胸中激荡,终于离席拜倒:“殿下不嫌老臣鄙陋,枉驾屈尊……老臣……老臣燕逊,愿效犬马之劳!”

姜青麟连忙俯身将他扶起:“能得先生,实乃青麟之幸,大齐之幸!”

涂山青霓静静蹲在姜青麟肩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看着姜青麟认真的侧脸,眼中灼热的光彩,听着他探讨治国平天下。

她执掌青丘多年,深知权谋与力量的重要。

此刻,她在这个年轻人类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更宏大的格局与责任感。

这与她治理狐族、平衡各方势力的理念虽不同,但那份“担当”是相通的。

燕逊这等贤才,竟被他寥寥数语打动,甘心效忠,此人的胸襟与魅力,远超她最初预料。

心中暗叹:“齐得此主,何愁不兴?”思绪飘忽间,又莫名想起昨夜所见那具挺拔身躯,和他此刻专注神情重叠,脸上微微发热。

她慌忙甩头,压下杂乱念头:“呸呸呸,胡思乱想什么,他可是……红裳那丫头未来的夫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