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少女一双明眸转向角落里背着一担子绒花的白发老人,笑眯眯地将手一招。
“文奶奶绒花摊上的花儿鲜亮又便宜,可愿不愿意来我猫馆做事?”
众人的目光原本都热切地聚焦在苏绒身上,盼着听到自己的名字。此刻顺着她手指的方向,齐刷刷地转向了人群外围那个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布衫,背上挑着一个半旧的竹篾担子。
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朵朵颜色鲜亮、形态各异的绒花。
文奶奶刚才一直站在人群最外围,踮着脚尖,努力想看清里面的情形。
她听着苏绒点名,看着那些被选中的掌柜们喜气洋洋的样子,心里既羡慕又有些失落。
她这小小的绒花,本钱薄,东西也便宜,大概入不了苏小娘子的眼吧?
老人家心里想着,已经默默地把担子往肩上拢了拢,准备悄悄离开,不在这里碍事了。
结果下一秒就被点了名。
文奶奶整个人都愣住了,浑浊的老眼难以置信地望向站在高高车驾上的苏绒,一时竟忘了反应。
“文奶奶?”
“愿意,愿意!小苏娘子看得起老婆子,老婆子一百个愿意!谢谢小苏娘子!谢谢小苏娘子!”
老人没什么文化,也不识得几个字,只得一边说着最朴实的话,一边忍不住抬手抹了抹眼角,那欢喜劲儿藏都藏不住。
众人原本还热切地盼着听到自己的名字,此刻目光齐刷刷转向角落里的文奶奶,脸上不免露出几分不解。
文奶奶这绒花摊子,在长陵市集上算是顶顶不起眼的小买卖了。
东西便宜,赚不了几个钱,老人家日子过得也紧巴,平日里大家伙儿都心照不宣地多照顾几分。
苏小娘子选她,莫不是…看老人家可怜,特意照顾?
这念头刚在不少人心里转悠,还没等嘀咕出声,站在高处的苏绒却像是看穿了众人的心思。
少女嘴角一弯,眼神清亮,声音脆生生的,带着点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选文奶奶,可不是因为奶奶年纪大哩,咱站得高看的真,文奶奶花篓里面的绒花那可真是朵朵鲜亮呢。”
她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那半旧的竹篾担子上,细看之下,不由得都睁大了眼睛。
只见那一朵朵躺在担子里的绒花,在午后的阳光下,色彩鲜亮得晃眼。
牡丹花瓣层层叠叠,边缘带着手工捻制的褶皱,仿佛真能掐出水来;
俏皮的迎春花嫩黄嫩黄,花蕊用染黄的麦秆精心点缀,小巧玲珑……
每一朵花都是细节满满,透着一种质朴又鲜活的灵气,显然是倾注了制作者的心血和巧思。
“哎呀!文婆婆这花儿…做得可真细发!”
“是啊是啊,以前没细看,这牡丹红的多正,花瓣儿一层层的,跟真的一样!”
“文婆婆手真巧啊!”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由衷的惊叹和赞叹声。
大家这才发现,这位平日里只安静守着自己小摊的文奶奶,竟藏着这样一手令人惊叹的好手艺!
原本心里还有些嘀咕的人,此刻也彻底服气了。
做生意,凭的是真本事和好东西,文奶奶这花儿做得确实好,该她得这个位置!
苏绒听着众人的赞叹,看着文奶奶欢喜又有些局促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趁着人都在,她直接就发下了空白的契书,约好三日后进城去西市看店面,这事儿就算板上钉钉了。
事毕,苏绒对着众人挥了挥手,转身便与林砚一同登上了马车。
车轮骨碌碌碾过土路,驶离了喧闹的长陵市集,将身后那些热切的目光和议论声渐渐抛远。
车厢内,苏绒靠在软垫上,长长地吁了口气,闭目养神起来。
奔波半日,嗓子冒烟,此刻放松下来是一动也不想动了。
林砚坐在她对面,目光落在少女微阖的眼睑上,沉默片刻,还是开口问起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