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清和 > 第二百一十章(第2页)

第二百一十章(第2页)

福余卫都指挥使佥事安出-拔—出马刀,恶狠狠道:“鞑靼抢了我们的盐巴茶叶,杀了兀良哈的勇士,此仇必须要报!”

“报仇!”

“杀死本雅失里,生擒阿鲁台!”

群情激奋,头目们很快散去,迅速召集麾下勇士,做战前动员,布置作战任务。

送上门的人头,不砍白不砍!

按照兴宁伯的话来说,挖坑填土,落井下石,正当时!

兀良哈的举动很快传到朱棣耳中。

对壮汉们的表现,永乐帝十分满意,特意遣人前往北京,告知徐辉祖,必要时,可派步骑支援朵颜三卫的行动。

“若大胜,不问缴获,只以首级论封赏。”

宦官怀带天子手谕匆匆离去。

立在一旁的孟清和不免咂舌,这是无论抢多少,都不必上交朝廷,全部自己消化?

据悉,本雅失里脑袋缺根筋,抢劫手段却是一流。如果扰边的主力不是阿鲁台和马儿哈咱,而是他,兀良哈肯定要大发一笔。

这就是所谓财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挠挠下巴,着实是羡慕啊。

朱棣不知道孟清和正想什么,如果他知道,估计会相当无语。

以孟清和如今的身家,还需要羡慕本雅失里手中那点东西?

不怪朱棣眼光高,此时的大明,完全就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高富帅。在高富帅的朱老四眼中,鞑靼手里那三瓜两枣不值得惦记,掉到跟前都未必乐意弯腰捡。

所以说,孟伯爷身居高位仍然仇-富,不是没理由的。

给兀良哈下了命令,朱棣心情大好,转而向随扈官员问策,云南按察使陈敏言奏请增设学校一事,如何处置才最妥当。

随扈文官中,户部尚书夏元吉官职最高,也是典型的实干型人才,对陈御史所奏之事,早已有了腹案。朱棣视线看过来,当即开口道:“臣以为,陈御史所奏合乎民情,合朝廷教化之功,可从之。”

朱棣没有马上点头,又接连询问了胡广,杨士奇等人,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都认为在云南增设儒学是有益于社稷的大事,当准。

原本杨荣也该在随驾名单中,可惜运气不好,早前以父病为由从麻烦中脱身,开创永乐朝停薪留职的先例,不料想乌鸦嘴成真,小病成了大病,进而一病不起,杨侍读不得不上了丁忧的奏疏,为父结庐守孝。

但事有两面。

错过了随扈北巡的机会,却减弱了永乐帝对他的厌恶。他日起复,七成可能会升上两级。

胡广等人各抒己见时,孟清和一直保持沉默。不是他没有想法,恰恰是他想得更多,也更-深-入。

京城递送的奏疏中,永乐帝为何偏偏将陈敏言的奏请单提出来?若说没有其他意图,孟清和敢马上去和国公爷比武。

陈御史在奏疏中说,自洪武中,西南诸省设学校,教养生徒,令州县诸生习经义识教化。并令当地布政使司一如中原,逢三年开科取士。然西南之地远离京城,多以土人为官,创制学规隘陋,儒师校官学问肤浅,容止粗鄙,不称其职。能中举之人,凤毛麟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