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百零一人举起剑,我将归来。”
她怔住。
一百零一?
她抬头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山川与海洋,看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异变。贫民窟里,孩童们用木棍在地上画出复杂剑阵;学府中,年轻学者撕毁教科书,高喊“真理不该被垄断”;战场上,一名士兵扔掉枪械,背起受伤敌军奔跑于炮火之间……
这些人,都在“举剑”。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剑,而是精神层面的选择??拒绝服从,拒绝麻木,拒绝接受所谓“注定”。
他们,就是剑嗣。
而她,作为唯一见证过克勒斯缪全程的人,肩负的早已不止回忆。
她是火种守护者。
“你还想回来吗?”她对着虚空轻问。
风拂过,锈剑轻轻晃动,像是点头。
***
三个月后,边境小镇已被彻底改造。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学堂,名为“启剑院”。没有围墙,没有等级,任何人都可进来学习??识字、算术、哲学、武艺,甚至包括如何质疑权威。
莱恩成了第一位讲师。
他不会高深理论,也不懂华丽招式,但他有一件事无人能及:他知道“为什么而战”。
每天清晨,他都会带领学生们来到镇外那口流星坑前,静默三分钟,然后齐声诵读碑文:
>“第一剑,已启。”
>“我不接受这个答案。”
>“我愿为不可能之事挥剑。”
这已成为仪式,也成为信仰。
某日夜里,一位白发老妇悄然来访,披着褪色斗篷,面容沧桑却目光清明。她是伊菲革涅亚。
莱恩认出了她??画像曾在无数文献中流传。他单膝跪地,声音哽咽:“您……您是来接替我的吗?”
伊菲革涅亚摇头,扶起他:“我是来确认一件事??你是否还记得,最初为何举剑?”
“记得。”莱恩坚定道,“为了自由,为了尊严,为了不让任何人再对我说‘你不行’。”
“好。”她微笑,“那你便是对的。我不接替你,我只是告诉你: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你是‘第一百人’。”
莱恩一震。
“什么?”
“九十九个觉醒者已遍布世界,他们的行动引发了法则松动。而你,是让星图真正点亮的最后一环。”她从怀中取出那枚重新发光的伪神核碎片,轻轻放在莱恩掌心,“这是克勒斯缪留下的钥匙。它不会给你力量,但它会让你听见??那些正在觉醒的心跳。”
莱恩闭眼,瞬间感知到了。
遥远之地,有人在深夜苦练剑术,哪怕双腿残疾;
有人在议会厅怒吼,反对剥夺少数族群权利;
有人在实验室销毁基因优化方案,坚持“人不该被设计”;
有人在战火中举起白旗,只为救下一个陌生孩子……
每一颗心跳,都像一记剑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