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有了好消息,查剑英和陈建公迫不及待地通知了胡为民。
胡为民对两人的效率非常满意,然后约定周末去看房。
很快,时间来到周末。
胡为民先到北影厂接上龚雪,然后到约定的地点和查、陈二人碰面。
两人看到龚雪后,先是一阵惊讶,紧接着,心里的八卦之火彻底燃烧起来。
查剑英眼珠子一转,嘿笑道:“胡老师,这位漂亮姐姐是谁,您不介绍一下?”
陈建公没有说话,但看他表情,也是那个意思。
“这是你们未来师母,叫龚雪,你们叫雪姐或者师母都行。”胡为民笑眯眯地看着两人道。
龚雪害臊,闻言连忙辩解:“什么师母,你们别听他胡说!”
査、陈两人鬼精鬼精的,对视一眼后,齐声喊道:“师母好!”
“你们。。。。。。哎呀!”龚雪轻轻跺脚,显得很是无奈。
胡为民捏了下她的手,小声安抚道:“剑英和建公都是自己人。”
旋即,他又对着査、陈二人道:“现在人也到齐了,咱们走吧。”
“好嘞,胡老师、师母,那处四合院位置有点远,你们可要有心里准备啊。”查剑英提醒道。
“我和你们师母骑一辆车,倒是你们。。。。。。”
“建公有自行车,他载我。”
“那就好。”
商量妥当后,两辆车,四个人,从燕大出发,向着目标地点——什刹海前进。
什刹海这一片住过很多名人,张之洞、冯友兰、溥仪的淑妃文绣、郭沫若、花帅、侯宝林等等。
几人穿过北二环,来到什刹海北岸,从甘露寺胡同再往南一插,拐进一条小巷。
巷口钉着牌:鸦儿胡同。
“鸦儿胡同原名鸭儿胡同,明朝时被称作广化寺街,清初时因胡同位于後海北沿,因而被称为“沿儿胡同”随後被讹传为鸭儿胡同,1949年後燕京市政府整顿胡同名称“改鸭为鸦”,称为鸦儿胡同。”
“鸦儿胡同东头是燕京城内最著名的一座石桥——银锭桥,整条鸦儿胡同沿着什刹海的北岸蜿蜒向西,与後海北沿平行,一直延伸到後海西沿的甘露胡同。”
胡为民面色微妙,他上辈子来燕京旅游的时候,来过什刹海,自然也逛过鸦儿胡同。
在全长近一公里的鸦儿胡同上分布着很多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名人故居:如明代故刹广化寺;曾经是醇亲王府的宋ql故居;作家萧军的故居——“蜗蜗居”等。
胡同地理位置优越,紧挨着什刹海,往东走是南锣鼓巷,往南走是北海公园和故宫。
除了蜗蜗居和宋ql故居外,胡同还有五处独立院落。
查剑英先找了一位街道干部,陪着一起来看。
此时,什刹海的柳絮正飘得热闹,居委会大妈为众人带路时,一簇白絮恰巧落在龚雪肩头。胡为民下意识伸手要拂,却被居委会刘大妈洪亮的嗓门打断:“就是这院儿!正经三进四合院,据说是乾隆还是嘉庆年间建的,今年刚腾退回来!”
斑驳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推开,尘封的阳光倾泻而出。
刘大妈踩着千层底布鞋跨过门槛,鞋底蹭着影壁墙根下的青苔:“瞧这砖雕福字,特殊时期被糊了水泥,去年才铲出来——”她指甲刮过砖缝里残余的灰浆,“这工艺,现在匠人都不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