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穿越当县令 > 第485章(第3页)

第485章(第3页)

作为本地乡党党魁的纪楚纪家都这么做了,其他人肯定要效仿。

事实上,就算一个地方遭灾,本地大户,以及本地老老实实屯粮的话,至少能撑个一年半载。

很多地方百姓早早扛不下去,多因被剥削得太厉害。

前些年原化州还地于民做得好,之后救灾也及时。

所以他们这里恢复得也极快。

只在原化州,肯定发现不了这点好处。

但要对比不远的浩州,安济府这种地方,便能知晓如今乡党党魁纪楚,到底为他们都做了什么。

不少人有心的人,知道纪家每年年前,都会送年货过去,便趁这个时机登门感谢。

纪楚的善举救了太多人。

信里面兄嫂把这事说得十分详细,同样说了家里情况,还有四弟妹娘家情况。

更讲下面孩子们都在读书,有一个侄儿年后就要考秀才等等。

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们放心。

估计知道纪楚也担心其他灾区情况,信里同样提了。

灾情最严重,人祸最多的浩州跟安济府情况确实不好。

两个地方的知州知府,再加上返回宣新府的薛大人一起筹粮,反正今年冬天肯定能过去。

等到明年春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些事纪楚从同僚信中都看到了,不过听民间描述,又是另一种角度。

只要灾区在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就好。

不管灾区,还是昌河州,都在等春天到来。

相信新一年的春天,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昌河州跟岐州,过了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冬日。

家家户户都有学习的,就算再不喜欢读书,那学一下自己的名字,总是好的吧。

还有日常需要的算数,同样需要。

反正扫盲都是以实用为主,学了肯定没问题。

这般变化,让隔壁的梁国国王更加龇牙咧嘴。

就连附近州府的官员,同样有些头疼。

你们昌河州跟岐州,到底想怎么样啊。

学起来没完了?

再这样下去,周围百姓都要去你们那了。

为了不让人口流失得太狠,他们只能跟着“卷”起来。

就算自己不会创新,跟着昌河州学总行吧。

有的官吏干脆直接去找纪大人取经,想想当地怎么发展。

纪楚肯定是不吝啬的,靠他自己,不可能建设起平临国,也不可能让无数人过上好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