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每年都给地主打工,自己家是没多少余粮的。
再加上当地还没下雨,现在想要有饭吃,要么高额借贷,要么卖儿卖女,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倘若不是朝廷几次三番下令,不允许这种发生,情况只会更严重。
所以这受灾不严重的两府,必须列入重点名单。
还有三州三府,旱情严重程度都差不多。
不过这六个地方的百姓,却各有不同的。
主要分为两类。
一个是原化州,以及另外两个府,这三个地方受灾严重,可当地兼并不算严重。
加上两地知州以及知府以及跟当地士族商议过了,陆陆续续开仓放粮,以及开放自家的水塘,水井。
甚至有几家大户,把原本属于他们的园子内湖开放,算是缓解大家吃水困难。
像这种情况,受灾虽严重,可大家守望相助,不会有太过悲惨的事情发生。
另一类是浩州,安济府为首。
这两个地方,整整六个月无雨,存粮早就耗尽。
佃户们的抗风险能力本就更弱,加上士族力量太强,当地官府跟他们还有勾结。
这种情况下,已经有抢粮的情况发生。
至于这几个地方的粮价,基本也跟各地情况持平。
灾民处置妥当的地方,粮价就没那么夸张。
越是处置得不好,粮价越高。
所以总体看来。
旱情不算严重的远河府,东封府,为重点。
再加上旱情严重的浩州,安济府更是重中之重。
薛明成看着安济府冷笑:“我所在的宣新府跟安济府不算远,这两个地方果然差不多。”
纪楚他们也主要跟着四个地方接触。
“远河府,东封府两地,让他们当地官府跟士族去赈济,就算逼,也要逼着他们把粮食拿出来。”纪楚直接道。
薛明成也是这个意思。
当然,他们也不能不拨款,只是排序来看的,以当地救济为主。
这还只是大致的分析,细究下来,每个地方情况都不一样,必须一一处理。
所以纪楚他们一行,睁开眼便是处理各项事情。
总算把前期事情做完。
薛明成也要启程去买粮了。
而纪楚选了安济府作为“据点”,浩州情况严重,有距离其他地方很近,在那办公最为合适。
“老天还是快点下雨吧,再不下雨,就有更多人要遭灾。”
听着官吏们这样讲,纪楚跟薛明成心里也是差不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