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 100110(第13页)

100110(第13页)

nbsp;nbsp;nbsp;nbsp;好在盛娘子自己跟在行商后面学了好几年倒卖货物的本事,算盘打得快不说人也敞亮,鸣琳当初见她可怜,因此特地宽了条件允她来这里担任掌柜的活计,这才让她养活了自己和女儿。

nbsp;nbsp;nbsp;nbsp;虞燕是特地来看看压低价格之后卖粮的情况的。

nbsp;nbsp;nbsp;nbsp;德盛行的门口立着“每石一两”的牌子,伙计们在后面帮忙搬送粮袋,盛娘子站在柜台后面打算盘,他们这里的价格比张家粮行低了足足四钱,却又不像张家粮行那样是陈米新米混装的,富户们碍于张家的面子不敢派人前来买粮,底下的庄户人家可没有这些顾虑,纷纷拿着粮筹就开始填自家的田产。

nbsp;nbsp;nbsp;nbsp;盛娘子见到简装出行的虞燕原先还有些不敢认,但是随着虞燕缓缓踱步走进店后连忙凑了上去,声音又轻又脆:“奴婢已经按照公主您的吩咐降了价格,只是张家粮行那边似乎对此有所不忿,咱们这刚开业不久就在市井中传播谣言说您这是与民争利扰乱价格,存心想要逼死他们。”

nbsp;nbsp;nbsp;nbsp;“让他们去说。”虞燕不以为意,“这还只是降价,再过几日马上就要到月底了,他们外头采买的新粮也该通过漕运送过来了,我让额驸已经去和那边的官员打过招呼,他们从前仗着廉郡王的关系瞒报运送的粮食数目避税,这次我让负责漕运的人在船闸的底板刻了水位线,若是船只超载过闸必然会搁浅,专门就是卡他们家的粮船的。”

nbsp;nbsp;nbsp;nbsp;他们这批粮食运送的路途不算远,负责押送粮食的人为了省事用的船只也比较简便,有些货物放在露天的船面上,这几日天气也渐渐热起来了,若是在烈日下暴晒的时辰太久,这批米恐怕更容易受潮和霉变,到时候可就卖不出去了。

nbsp;nbsp;nbsp;nbsp;两厢加持之下,张家这个花架子迟早受不住。

nbsp;nbsp;nbsp;nbsp;张家现在还没明白如今皇位上坐着的可不是康熙爷了,廉郡王如今从皇帝的儿子变成了皇帝的兄弟,地位那可跌下来的不是一星半点。

nbsp;nbsp;nbsp;nbsp;毕竟当爹的可能还会心疼心疼儿子,当哥哥的可不一定会心疼当弟弟的。

nbsp;nbsp;nbsp;nbsp;更不要说雍正和他之前还是政敌,如今新政令推行下来他们还像从前一样想给雍正使绊子,那可真算是他们踢到钢板了。

nbsp;nbsp;nbsp;nbsp;漕运那边船只被拦的消息没多久就传到了张家,张格格的生父张之碧听到下人来回的消息是一下子竟也慌了神,旁人都以为他们依靠廉郡王这几年家业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唯有张之碧自己心里清楚,他们家如今也不过是纸糊的架子。

nbsp;nbsp;nbsp;nbsp;原先因为八阿哥势大的缘故江南这边的商人多有孝敬,毕竟他家姑娘生养的弘旺是廉郡王唯一的儿子,但是随着万岁爷继位,他们如今收到的孝敬一下子就变成了杯水车薪,哪里还负担得起家中这么重的开销。

nbsp;nbsp;nbsp;nbsp;若不是这次九爷那边的人过来特地命令他们要为难为难李卫,他们也不敢在钦差面前这么强硬。

nbsp;nbsp;nbsp;nbsp;结果没想到怀恪公主一来对面粮行的价格就往下调,原本从他们这里订粮的人家纷纷退货,导致库存积压不说,进的新米还被扣留了。

nbsp;nbsp;nbsp;nbsp;若是那些米飘荡在水上的时间一久,那肯定是全部不能用了,到时候又是一大笔银子的支出。

nbsp;nbsp;nbsp;nbsp;他们家哪里还有这么多银子供他们如此挥霍?

nbsp;nbsp;nbsp;nbsp;张之碧心里叫苦,连忙叫下人去问问先前九爷拍过来的公公该如何做,结果等下人回来的时候却只听他说道:“何公公说九爷只吩咐了让您带着李大人尽尽地主之谊,没说让您为难他,如今若是钦差查到张家身上,只怕九爷那边也保不住您,毕竟怀恪公主那可是万岁爷的掌上明珠,万万不可得罪。”

nbsp;nbsp;nbsp;nbsp;先前公主没来的时候何公公可不是这么说的,张之碧咬着牙准备写帖子下给李卫和怀恪公主,结果帖子都还没送出去,县衙那边就派了官差过来说是按照钦差的嘱咐前来丈量张家名下的土地。

nbsp;nbsp;nbsp;nbsp;此地的县令原先还是张家资助过的穷学子,娶得也是张姓女,先前李卫要核查鱼鳞图册的时候还特地帮他们推脱过,结果没想到这才半个月不到的日子嘴脸竟然变得有那么快。

nbsp;nbsp;nbsp;nbsp;张之碧心中懊恼得很却没有什么办法,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却没想到前来张家的除了县令派来的衙役外还有穿着官袍的李卫。

nbsp;nbsp;nbsp;nbsp;他看到张之碧后还笑眯眯和他打了一个招呼:“张大人病好了?本官到此地给贵府下了恐怕有七八张帖子,那可真是一个石沉大海,连个响声都听不到啊。总算啊总算,今日见到张大人了。”

nbsp;nbsp;nbsp;nbsp;他这话里面夹枪带棒的是个人都听得出来,张之碧的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绿,心里只恨恨地想着若不是廉郡王受出身所累,如今金銮殿上坐着的还不知道是哪位主子!

nbsp;nbsp;nbsp;nbsp;李卫是带着专门负责量田的人来的,其中有两位是虞燕专门带着一起过来的几何人才。

nbsp;nbsp;nbsp;nbsp;清朝的田地大部分都用丈量布车来量田地的面积的,但是有的田地并不一定能够呈现出规整的形状,有的人则会称这种地为“妖田”。

nbsp;nbsp;nbsp;nbsp;跟着李卫过来的两个人则是虞燕先前网罗来的工匠,后来因为他们认字的缘故再加上弘昀对手工艺比较感兴趣,就被虞燕送到王府陪着弘昀一起研读《几何原理》等课本,这次带他们出来就是为了利用几何原理来丈量这些往往被隐瞒不报的“妖田”。

nbsp;nbsp;nbsp;nbsp;虞燕那边则是坐在德盛行的柜台后面看着盛娘子一边核对红筹和鱼鳞图册,一边还能时不时解答两句女儿寿娘的天马行空的小问题,她忍不住嘴角微勾逗小姑娘道:“寿娘今年几岁了?认得几个字?”

nbsp;nbsp;nbsp;nbsp;寿娘容貌随了盛娘子,是个玉雪可爱的小娃娃,她还不怕生,见虞燕逗她玩闹则笑嘻嘻奶声奶气道:“寿娘今年五岁了,三字经已经念完了,如今在学千字文,明年就可以入学了?”

nbsp;nbsp;nbsp;nbsp;“入学?”

nbsp;nbsp;nbsp;nbsp;虞燕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还是星德轻声道:“你忘了一年前戴鸣琅寄信来和你商讨在徽州那边办了一座女子学堂,招收的大部分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孩。”

nbsp;nbsp;nbsp;nbsp;“除了四书五经天文数算等官宦人家的女儿会学的东西外,你还和她商讨额外开办了女红、理账、医学那些课程,说这些至少能保证那些女孩毕业后有手艺能养活自己。”

nbsp;nbsp;nbsp;nbsp;“当时你还和她说学费也不要,穷人家送女孩来读蒙学的话你们自掏腰包额外给女孩的爹娘银钱,这些事情你都忘了?”

nbsp;nbsp;nbsp;nbsp;那是她担心这个世道女孩子读书的出路极少,所以才想法子让她们额外学了些能安身立命的本事。

nbsp;nbsp;nbsp;nbsp;虞燕经他这么一提醒就立马想起来了,转头好奇问盛娘子道:“寿娘去的是观澜学舍么?”

nbsp;nbsp;nbsp;nbsp;孟子有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nbsp;nbsp;nbsp;nbsp;观澜学舍的名字正出于此,这名字也不单单是徽州的这家学堂,早年间她在广州那边开办的学堂也叫这个名字。

nbsp;nbsp;nbsp;nbsp;盛娘子笑着点点头,看向寿娘的眼眸又温柔又慈爱:“奴婢小时候没遇到公主这么好的人开办专门收女儿家的学舍,大字不识一个吃过好些苦头……”

nbsp;nbsp;nbsp;nbsp;“后来奴婢有幸遇到了郎君,成家后还是他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奴婢认得,奴婢方才知道为什么男子都要读书习字,既然奴婢从前吃过亏,便不能让寿娘吃这个亏。”

nbsp;nbsp;nbsp;nbsp;她

nbsp;nbsp;nbsp;nbsp;的女儿就应当读更多的书,懂更多的道理,过更好的日子。

nbsp;nbsp;nbsp;nbsp;虞燕弯起眼眸笑笑,她不知为何突然从盛娘子的身上看到了几分李氏的影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