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西汉支教指南 > 270280(第1页)

270280(第1页)

nbsp;nbsp;nbsp;nbsp;第271章

nbsp;nbsp;nbsp;nbsp;启儿也好,武儿也罢,几岁的孩子懂什么,不过都是大人算计用的借口。

nbsp;nbsp;nbsp;nbsp;“先生,你看吴国怎么样?”宣室殿中,刘盈正在兴致勃勃的看地图。

nbsp;nbsp;nbsp;nbsp;“吴国地处江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是一等一的好地方。”林清源如实道。

nbsp;nbsp;nbsp;nbsp;“那不如朕把这里册封给武儿如何?”刘盈提议道。

nbsp;nbsp;nbsp;nbsp;“这不太合适吧。”林清源一听这句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成真了。

nbsp;nbsp;nbsp;nbsp;“哪里不合适?”刘盈有些诧异,“我膝下唯有两子,启儿已经是太子,将来就是皇帝,最是尊贵不过,我没什么好为他操心的。”

nbsp;nbsp;nbsp;nbsp;“而武儿呢,是我的幼子,按汉家的规矩,他自是大位无望。”

nbsp;nbsp;nbsp;nbsp;“既如此,那我给他挑一个富裕的地方做封国,让他日后锦衣玉食,尽享荣华,又有何不可?”他挑了挑眉。

nbsp;nbsp;nbsp;nbsp;“你疼爱武儿,自无不可,给他封王食邑,也在情理之中,但吴国,不可作为武儿的封地,否则必生祸患!”林清源坚定道。

nbsp;nbsp;nbsp;nbsp;“这是为何?”刘盈不解。

nbsp;nbsp;nbsp;nbsp;“因为吴国的富裕不止来自土地出产,更来自盐铁之利。”

nbsp;nbsp;nbsp;nbsp;“你若真将吴国册封给武儿,我只担心,今日吴王刘濞之事,来日会重演。”他这已经是明言了。

nbsp;nbsp;nbsp;nbsp;“……”,听他这话,有些上头的刘盈也渐渐冷静下来。

nbsp;nbsp;nbsp;nbsp;“可我已经答应漪房了,这临时反悔,不太好吧。”但他还是有些为难。

nbsp;nbsp;nbsp;nbsp;“也没人说不让你给武儿封王,只是要你选个更合适的地方。”

nbsp;nbsp;nbsp;nbsp;“启儿和武儿都是漪房的亲生骨肉,想来就算她知道了武儿封地的变更是为了启儿,也会表示理解的。”林清源耐着性子劝导着。

nbsp;nbsp;nbsp;nbsp;“这样能行吗?”刘盈却觉得不太靠谱。

nbsp;nbsp;nbsp;nbsp;虽说两个儿子都是妻子生的,可哪个跟她更亲,更得她的偏爱,刘盈还是清楚的。

nbsp;nbsp;nbsp;nbsp;也正是因为清楚,所以才会忍不住质疑林清源的话啊。

nbsp;nbsp;nbsp;nbsp;“为何不行?如果真是为了两个孩子好,那就应该同意啊。”林清源反问道。

nbsp;nbsp;nbsp;nbsp;他的潜意思也很明确了,若是窦漪房真有异议,那他们就该琢磨琢磨,是不是有别的心思在里头了。

nbsp;nbsp;nbsp;nbsp;“这……”,刘盈还是犹豫。

nbsp;nbsp;nbsp;nbsp;“盈儿,就算将来武儿不会像吴王刘濞一样桀骜不驯,起兵反叛,那也架不住做母亲的偏心。”

nbsp;nbsp;nbsp;nbsp;“漪房不喜启儿,溺爱武儿,这个事实,你比我更清楚。”

nbsp;nbsp;nbsp;nbsp;“一旦将来她以生身母亲的身份威逼启儿给武儿不该拥有的东西,难保不会养大了武儿的胃口,届时兄弟反目,母子成仇,就是你想看到的吗?”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并未夸大,而是说的实话,史书有载,汉景帝刘启和胞弟刘武,确实是不合,而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母亲窦漪房的偏心。

nbsp;nbsp;nbsp;nbsp;“有这么严重吗?”刘盈不知内情,所以觉得他是夸张了。

nbsp;nbsp;nbsp;nbsp;“好,那我们就先不提眼下之事,只说史书过往。”

nbsp;nbsp;nbsp;nbsp;“盈儿,你可还曾记得,我与你讲述过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吗?”眼看他听不进去,林清源只得转变策略。

nbsp;nbsp;nbsp;nbsp;“自是记得。”刘盈点了点头,“呃,就是时候太久了,有些细节记不太清了,等我回去翻翻书吧。”也不知他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又或是故作不知。

nbsp;nbsp;nbsp;nbsp;“何必翻书?你既忘了,那我就再讲一遍好了。”林清源更不管这是不是他的托词,直接继续道。

nbsp;nbsp;nbsp;nbsp;“昔年,郑国的姜氏夫人育有两子,因长子出生时,先出脚,后出头,折腾的她死去活来,是以让她厌恶非常。”

nbsp;nbsp;nbsp;nbsp;“姜氏夫人死里逃生后,坚持认为,长子头脚倒置,就是天生的逆子,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后,她连看都不看一眼,坚持要把他扔了。”

nbsp;nbsp;nbsp;nbsp;“郑国国君如何苦劝她都不听,最后只能顺了她的意,要扔孩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娃娃哭了起来,郑国国君又舍不得了。”

nbsp;nbsp;nbsp;nbsp;“可他又得顾及姜氏夫人的心情,只能给长子起名为‘寤生’,并以此为由留下孩子。”

nbsp;nbsp;nbsp;nbsp;“而‘寤生’,便是不孝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后来姜氏夫人又生次子段,对其宠溺非常。”

nbsp;nbsp;nbsp;nbsp;“郑国国君去世后,姜氏夫人便仗着自己母亲的身份,常常向寤生索要兵马器具给段,最后养大了段的胃口。”

nbsp;nbsp;nbsp;nbsp;“以至于后来,段竟然派出刺客去杀亲哥哥,后又起兵造反,未果后自杀身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