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霍格沃茨:这个黑魔王正得发邪 > 第555章 一场改变世界的小雨(第2页)

第555章 一场改变世界的小雨(第2页)

争论激烈进行,观众席上掌声、嘘声交织。就连麦格教授也罕见地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听着。

直到最后,哈利起身发言:“我曾经被当作救世主。人们希望我说一句话就能结束战争,做一个决定就能带来和平。可真相是,我没有答案。我能做的,只是和朋友们一起跌倒、爬起、犯错、修正。如果我们当时选择了‘一人说了算’,也许伏地魔早就死了??但也可能,新的黑暗已经在我们内部滋生。”

他环视全场:“分歧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清醒的代价。我们不必认同彼此,但必须尊重对方发声的权利。否则,就算打赢了外面的敌人,我们也已经输给了自己。”

礼堂陷入长久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天晚上,水晶再次发光,持续整整十分钟,光芒之强,甚至照亮了整个黑湖湖底。据说,湖中的格林迪洛第一次停止了攻击行为,静静地仰望着水面映下的光影,仿佛也在聆听某种古老的回响。

---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份“多元即力量”的信念。

在遥远的北欧,北极观测站传来最新报告:冰层下的活体祭坛虽已停止扩张,但其核心仍维持着低频脉动,频率恰好与人类集体焦虑周期同步。更令人不安的是,近期全球多地出现“共识梦境”现象??成千上万陌生人在同一夜梦见相同的场景:一座巨大的钟楼即将敲响第十三下,而站在顶端的身影,既像埃德加,又像卡奥斯,却又都不完全相同。

邓布利多召集八人再度会面,地点不再是校长办公室,而是命运之轮最初觉醒的地窖。

“他在演化。”邓布利多的声音带着疲惫,“不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投影,而是一种新型集体心理实体。只要世界上还有人渴望终结纷争、追求绝对秩序,他就不会真正消亡。”

“那我们怎么办?”罗恩皱眉,“总不能挨家挨户去检查每个人的想法吧?”

“不需要。”赫敏翻开一本新整理的手稿,“我们可以建立‘反叙事机制’??通过教育、艺术、公共讨论,不断强化人们对复杂性的容忍度。让他无法找到滋生的土壤。”

“换句话说,”金妮冷笑,“我们要打赢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武器却是耐心和对话?”

“正是如此。”莉娜点头,“真正的防御,不在城墙之内,而在人心之中。”

纳威忽然开口:“我在草药课上种了一株‘记忆藤’,它能吸收周围情绪并开出不同颜色的花。上周,我把七个学生的日记埋在根部一周,结果开出的花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环??红、蓝、绿、紫、黄、银、黑,各自独立,却又彼此缠绕。”

“就像我们。”哈利轻声道。

“不。”纳威摇头,“比我想象的还要美。”

他们决定将这株植物移植到分歧之碑旁,命名为“共生意”。每年春天,它的花朵都会重新绽放,颜色随当年校园氛围变化而流转。有年全是深红,因战争纪念日引发激烈争论;有年则通体洁白,象征短暂的团结时刻;最多见的,仍是七色交融的模样,杂乱却生机勃勃。

---

时间如流水,三年转瞬即逝。

哈利已成为魔法法律执行司的新任主管,坚持推行“异议保护条款”,规定任何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至少三轮公开听证,并设立“少数意见存档库”,确保历史不会遗忘不同的声音。

赫敏则担任国际魔法合作司司长,主导起草《巫师多样性宪章》,明确提出:“差异非缺陷,乃进化的种子。”她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曾用血与火证明,一个人不能代表全体。现在,我们要用智慧与包容证明,全体不必成为一人。”

罗恩继承了韦斯莱魔法把戏坊,将其发展为全球首家“幽默抵抗组织”,专门创作讽刺极权体制的滑稽剧、恶搞咒语和荒诞预言。最受欢迎的节目叫《假如我是DarkLord一天》,观众可以戴上特制头盔,体验成为独裁者的幻境,结局永远是被自己的恐惧吞噬。

卢娜创办了《唱唱反调》学术版,专刊刊登未经证实但富有想象力的研究论文,从“幽灵是否有影子”到“爱情是否会影响漂浮咒效力”。许多人嘲笑她是疯子,直到某篇关于“情绪波动对护盾强度影响”的文章被魔法部实战部门采纳,显著提升了傲罗战场存活率。

金妮成为《预言家日报》主编,彻底改革新闻伦理准则,要求每篇报道必须附带“对立视角摘要”,并在显著位置标注信息来源可信等级。她拒绝刊登煽动性标题,哪怕销量一度暴跌。两年后,读者数量逆势回升,因为她成了“唯一敢说实话的媒体”。

德拉科成立了“边缘之声基金会”,资助混血与哑炮儿童接受高质量魔法教育,并推动废除纯血族谱登记制度。他在一次听证会上直言:“我家族曾以血统为荣,后来才发现,那不过是恐惧包装成的骄傲。”

而莉娜,留在霍格沃茨任教,主授“记忆与身份”课程。她不要求学生背诵理论,而是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经历中最难面对的记忆片段,然后用魔法将其具象化,放入教室中央的共鸣池中。每周五下午,池水都会泛起涟漪,映照出各种画面:被欺凌的童年、失败的爱情、亲人的背叛、理想的崩塌……但也有温暖的瞬间:陌生人递来的一块巧克力,雨中撑伞的同学,深夜图书馆里一句“你还好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