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 第423章 外挂猖獗之时6k求订(第2页)

第423章 外挂猖獗之时6k求订(第2页)

钟菁在另一端轻叹:“有些人宁可看着项目死,也不愿承认自己当初看走了眼。你要怎么办?”

“不怎么办。”吕尧淡淡道,“我们报警,公开所有证据,然后继续前进。让他们知道,技术防火墙可以攻破,但我们建起来的信任网络,没人能黑掉。”

他随即召开全球发布会,宣布成立“西南数字安全联盟”,邀请国内外顶尖网络安全团队共建防护体系,并承诺未来三年投入五亿元用于基层信息化抗风险建设。同时,他将攻击事件全过程制成纪录片《看不见的战线》,无偿授权各大平台播放。

此举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公众震惊于幕后博弈的复杂程度,纷纷站队支持。“原来他们不仅要封杀账号,还想摧毁整个生态!”有网友留言,“吕尧做的不是生意,是在修桥。”

一个月后,中央网信办牵头成立“新业态网络安全专项组”,吕尧受邀担任顾问。而那位副部级官员,则因涉嫌违规干预市场运作接受内部调查。

风雨渐歇,阳光重现。

春末时节,吕尧来到新建的“西南数字原住民学院”参加首届毕业典礼。三百七十名学员身着统一制服,脸上洋溢着自信光芒。他们中有曾辍学的牧羊少年,有守寡多年的单亲母亲,也有残疾退伍军人。如今,他们都掌握了新媒体运营、电商管理、数据分析等技能,即将奔赴全州各县市支援新站点建设。

典礼上,吕尧没有演讲稿,只讲了一个故事:

“十年前,我在成都城中村租了一间十平米的房子,每天吃泡面写代码,梦想有一天能让山里的孩子也能平等地连接世界。那时候没人相信我,连我自己都在怀疑。直到有一天,我在论坛看到一句话:‘改变世界的从来不是天才,而是不肯放弃的普通人。’”

他环视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今天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天才。你们只是比别人多坚持了一下,多学了一点东西,多相信了一次可能。但正是这一点点,汇聚成了浪潮。”

掌声雷动。

典礼结束后,一名女生拦住他,递上一部老旧手机。“吕总,这是我第一部智能手机,也是我学会剪辑的第一个工具。”她说,“我想请您签个名,留给我的孩子。”

吕尧接过笔,在手机背面写下一行字:**“这个世界终将属于敢于表达自己的人。”**

当晚,他独自驾车驶向若尔盖草原。夜空澄澈,银河横贯天际。他在桑吉家门前停下,发现小屋已翻修一新,外墙挂着“高原影视拍摄基地”的牌子。院子里,桑吉正戴着耳机专注剪辑视频,屏幕上是他最新拍摄的短片《我的草原日记》。

“吕哥!”男孩见到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你看!我的粉丝突破五十万了!B站推荐页首页挂了三天!”

吕尧笑着坐下,看他熟练操作软件,甚至用了蒙太奇手法讲述一场暴雨中的转场仪式。

“你以后想做什么?”他问。

“当导演啊!”桑吉理所当然地说,“我要拍一部电影,讲我们这一代藏族孩子的选择。不是被人安排的命运,是我们自己选的路。”

吕尧心头一震。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所谓“造势”,从来不是为自己加冕,而是为无数原本无声的人点亮话筒。

回到成都后,他做出一项重大决策:公司将启动“去中心化改革”,逐步移交运营管理权给本地团队,总部职能转向战略指导与资源整合。同时,设立“原住民股权激励池”,确保每一位内容创作者都能享有平台成长红利。

林永珍听完方案,久久无言,最后只说了一句:“你这是要把自己变成不需要的存在。”

“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吕尧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灯,“如果哪天我不在了,这个系统依然能运转,那才说明它真的成立了。”

六月中旬,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数字游牧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阿坝模式列为全国乡村振兴典型经验推广。文件中首次提出“数字边疆”概念,强调“以技术赋能实现文化主权回归”。

同日,吕尧收到一封来自教育部的函件:经专家评审,“西南数字原住民学院”被纳入“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单位”,享受专项财政补贴与政策倾斜。

钟菁打来电话祝贺,语气难得轻松:“你说你会选富婆,结果呢?你选的是这片土地。”

吕尧笑了笑:“富婆给的是钱,土地给的是命。我重生一次,当然要选能让我重新活一遍的东西。”

盛夏来临之际,吕尧再次登上西科大后山。同一块青石,同一片星空,但他已不再追问是否改变了世界。风吹过耳畔,似有歌声传来,那是遥远牧场上的吟唱,混合着现代节拍,缓缓流淌在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

他打开手机,朋友圈最新动态是一条视频:央宗抱着刚出生的女儿,在镜头前笑着说:“宝贝,这是你的第一个直播间。妈妈希望你能自由地说出想说的话,不用讨好任何人。”

配文只有八个字:**从此以后,皆为序章。**

吕尧点了赞,关机,仰卧于石上。

远处,群山静默如初,却已有万千星火,悄然点亮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