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43章 隆和北伐辽国纳贡求月票(第2页)

第43章 隆和北伐辽国纳贡求月票(第2页)

舆论哗然。

紧接着,监察司公布一段密录:数日前,两名男子潜入洛阳粮驿仓库,偷偷打开一批“济民饼”包装,喷洒不明液体后逃离。影像虽模糊,但身形特征与此前失踪的“青蚨计划”成员高度吻合。

最致命一击来自北方??李承业派快马送来战利品:一名突厥细作被捕,供出其任务正是协助中原反林势力制造“毒粮事件”,以瓦解民心,配合明年春季可能爆发的边疆叛乱。其所携信物中,赫然有一枚伪造的林家粮驿通关令牌。

皇帝震怒,下诏彻查。

刑部、御史台联合办案,顺藤摸瓜,挖出一个横跨六州的情报网络。主谋竟是前礼部侍郎之子王允成,此人表面隐居讲学,实则勾结残余士族、收买胥吏、豢养死士,专事破坏林家声誉。其书房搜出大量未寄出的煽动文书,标题触目惊心:《林氏伪善录》《赤焰屠民记》《监察司十大酷刑图解》……

更有账本记载:“青蚨计划”共耗资八万贯,资金来源包括江淮盐商残余势力、陇右豪强以及……西域某国使节私下馈赠。

朝野震动。

皇帝召林昭入宫,沉默良久,方问道:“你早知会有此局?”

林昭躬身:“臣不敢妄测人心,但深知善行若无铁腕护持,终将沦为笑柄。故预先设防,非为逞强,实为保全仁政不被污名。”

皇帝叹道:“朕原以为,你是靠天象祥瑞赢民心。如今才懂,你是用制度与布局,把人心变成了战场。”

林昭低头:“臣只求不负先祖遗训??创不朽世家,不在夺权,而在立规。”

翌日,朝廷颁布新规:凡重大灾荒救济事务,允许林家监察司协同户部调度物资,地方官员须无条件配合。同时,“平准券”被正式承认为半官方通货,可在赋税缴纳中抵扣三成。

林家声望达到空前高度。

然而,林昭并未松懈。他知道,真正的对手从未现身前台。

回到祖祠,他点燃第九枚魂引符,铜镜再现波澜。林无咎的身影缓缓浮现,眉心红痕愈发鲜亮,似有血珠渗出。

“第三劫已破,然代价沉重。”老者低语,“你用了反间、设局、曝光,看似完胜,却也暴露了林家掌控力之深,恐引来更强敌手。接下来的第四劫??兵权之争,将不再局限于舆论,而是真刀真枪的较量。”

林昭沉声问:“可是朝廷欲削我军?”

“不止。”林无咎摇头,“是有人要借你的军队,反过来对付你。李承业功高震主,已有佞臣进言,称其‘兵权过重,私受赤焰旗,形同割据’。皇帝虽暂压此事,但已下令组建‘北疆督军团’,由皇弟李元衡挂帅,名义上协防,实则分权。”

林昭瞳孔一缩:“李元衡?那个只会斗鸡走马的纨绔?”

“正是。”林无咎冷笑,“但他背后站着谁,你心里清楚。”

林昭默然。他知道,那位曾经支持林家崛起的贵妃娘娘,近来频频与兵部尚书密会。而她的兄长,正是主张“裁撤监察司武装”的核心人物。

“所以,第四劫的本质,是权力分割之战。”林昭缓缓道,“他们要让我与李承业互相猜忌,最终两败俱伤。”

“不错。”林无咎点头,“你要么交出兵权,退守文治;要么抗命自保,背上‘拥兵自重’之名。无论哪条路,都会动摇林家根基。”

林昭握紧玉符,忽然一笑:“那就给他们第三条路??让李承业主动请辞主帅之位。”

“什么?”林无咎略显诧异。

“他可以辞去军职,但不能失去影响力。”林昭眼中寒光流转,“我要奏请皇帝,设立‘军事参议院’,由退役将领组成,专司边防战略咨询。首任院长,非李承业莫属。名义上是尊崇养老,实则让他坐镇中枢,遥控北疆。”

“妙!”林无咎抚掌,“既避嫌,又掌权;表面退一步,实际进一步。此谓‘以退为进,化兵权为制度’。”

林昭继续道:“同时,推动‘全民征训法’:凡林家义庄学子,年满十八皆须接受三个月军事训练,考核合格者录入‘预备役名册’。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这支力量不归任何将领统辖,只听监察司号令。”

“这样一来,即便朝廷夺走正规军指挥权,你也握有私人武装?”林无咎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不。”林昭摇头,“它不属于我个人,也不属于林家某一代人。它是制度的一部分,是‘林家规则’的延伸。就像平准券、粮驿、听风阁一样,一旦建成,便独立运行,代代相承。”

林无咎久久注视着他,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笑意:“你已悟透真谛。九劫非难,乃是淬炼。每过一关,林家便从‘家族’向‘体制’迈进一分。待九劫尽,纵使帝王更替,天下仍循我法而治。”

语毕,身影渐淡。

林昭独自伫立,望着镜中倒影,仿佛看见千年之后,一座巍峨宫殿矗立于神州大地,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林轨永存**。

风穿祠堂,三十六盏紫焰长明灯齐齐摇曳,似在低语:

棋局未终,执子者,仍在路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