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娘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与无奈,宛如被霜打过的花朵。她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也是,长痛不如短痛。指望那种看不到希望的事情,我还不如绞了头发当姑子去。
大姐姐,你安排吧。只是我今日实在有些累了,心里也乱得很,想先去睡了。”说罢,她缓缓站起身来,脚步略显沉重,像是背负了千斤重担,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闺房走去。
看着杨二娘离去的背影,杨大娘的眼眶微微泛红。她暗暗握紧了拳头,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妹妹寻得一门好亲事,让她能从这痛苦的感情纠葛中解脱出来,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未来。
隔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杨大娘便早早地忙碌起来。她坐在书房里,面前堆满了京城各名门望族的名册。
她神情专注,眼神在一页页的名册上仔细扫过,时而皱眉,时而点头,认真筛选着与杨二娘相配的人家。
经过一番精心挑选与打听,她终于在京中有名的人家里挑出了家世容貌都不凡的吴二郎。午后,杨大娘迫不及待地将杨二娘叫到自己房内。
杨二娘踏入房门,看到杨大娘一脸兴奋又期待的模样,心中已然猜到几分。杨大娘赶忙拉着杨二娘的手,让她坐在床边,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说道:“二娘啊,大姐姐可算是为你找到了一位良配。
这位公子名叫吴二郎,他家世那叫一个显赫。他父亲在朝中担任要职,为官清正廉洁,备受圣上的信任与重用,在朝堂之上那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家的府邸,气派非凡,坐落于京城的繁华地段,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杨大娘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府邸的规模。
“而且啊,这吴二郎本人更是出众。大姐姐托人多方打听过了,都说他生得眉清目秀,气宇轩昂,往那一站,就如同一棵挺拔的青松,风度翩翩。
不仅如此,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在京城的才子中也是颇有名气。前几日,他还在一场诗会中拔得头筹呢!”
“二娘,你想想,你与他甚是相配。以你的温柔贤淑,配上吴二郎的才华出众,那真是天作之合。若你能嫁入吴家,那日后的日子必定是富贵安稳,幸福美满。大姐姐是真心觉得,他能给你安稳的生活,让你不再这般忧愁烦恼。”
杨大娘紧紧握着杨二娘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对妹妹未来的美好期许。
杨二娘静静地听着杨大娘的话,心中五味杂陈。她微微低下头,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思索了好一会儿。
良久,她缓缓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谨慎与犹豫,轻声说道:“大姐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为了我的事操碎了心。只是这终身大事,毕竟关乎我一生的幸福,容不得半点马虎。我想再观察一段时间,多了解了解这位吴二郎究竟是怎样的人,再做定夺,你看可好?”杨二娘眼神中满是对姐姐的感激,同时也透露出她对自己未来的慎重。
杨大娘看着杨二娘,眼中满是理解与疼爱。她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二娘,大姐姐懂你。这毕竟是你的终身大事,自然要慎重些。你放心,大姐姐会给你时间去观察了解。无论你最后做何决定,大姐姐都会支持你。”杨大娘微笑着,伸手轻轻捋了捋杨二娘耳边的发丝。
“多谢大姐姐。”杨二娘感激地说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姐姐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她的爱。只是感情之事,她不想草率决定,她渴望找到一个真正能与自己相伴一生、心意相通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二娘虽然表面上依旧操持着家中的琐事,与往常并无不同,但心中却时常想起杨大娘提起的吴二郎。
她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对着窗外的明月发呆,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而杨大娘这边,更是在暗暗留意着吴二郎的一举一动。她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吴二郎的为人处世、兴趣爱好,希望能为杨二娘提供更多了解他的机会。
与此同时,沈洄似乎也察觉到了杨家的一些微妙变化。沈洄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询问。
这一日,沈洄像往常一样独自来到杨家门口,想要找二娘谈谈。
正巧在门口遇到了杨二娘。杨二娘看到沈洄,心中微微一紧,下意识地想要避开他的视线。沈洄却快步走上前,轻声说道:“杨二娘子,近日可好?我感觉你似乎总是躲着我。”沈洄的眼神中满是关切。
杨二娘微微一怔,抬起头看着沈洄,犹豫片刻后,说道:“沈郎君,男女授受不亲,以后我们真的桥归桥路归路了……
我家中近日为我议了一门亲事。”杨二娘说完,低下头,不敢看沈洄的表情。
沈洄听后,心中猛地一震,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呆呆地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原来如此,那沈某就在这里恭喜杨二娘子了。不知是哪家公子?”沈洄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杨二娘轻轻咬了咬嘴唇,说道:“是吴二郎,听闻他家世、人品皆不错。”
沈洄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如此甚好,想必杨姑娘与吴公子定会幸福美满。”沈洄嘴上虽然说着恭喜的话,但心中却如刀绞一般疼痛。
杨二娘看着沈洄,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她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两人就这样沉默地站在门口,气氛显得格外尴尬。
这时,杨大娘从屋内走了出来,看到两人的模样,心中明白了几分。她走上前,微笑着说道:“沈郎君来了,快屋里坐。二娘,你去准备些茶水。”
杨二娘如释重负,赶忙转身离去。沈洄看着杨二娘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随着杨大娘走进屋内,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与杨二娘之间的感情,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另一边,为了答谢沈洄和柳行舟对她们三人的救命之恩,杨家花了大价钱准备谢礼送到沈府和谢府上。
给柳行舟的是浙江湖产的毛笔——湖笔和产自安徽徽州的徽墨。这个都是好东西来的,杨大郎得知要送这些东西,说不肉痛是假的。
给沈洄的又是另一种风格——大井茶和宋锦。
沈洄:不儿,你们搞区别对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