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凌鹤的手指在冰冷的金属键盘上轻快地敲击着,屏幕上闪烁的代码行如同数字瀑布,在他眼前飞速流淌。他必须保持这种速度和复杂性,才能让监听室的技术人员相信他正在执行的是军方分配的“智核”系统安全分析任务。他正在进行的,却是比寻找漏洞更隐秘、更危险的挖掘——他在寻找苏晚博士留下的,那条通往未知深度的“深海管道”。
云筝在探视时传递的信息,像一颗火种在他压抑的胸腔里点燃了新的希望。她没有直接说出这四个字,但她用只有他们二人能懂的隐喻、共同经历过的技术概念以及对当前局势的敏锐判断,将“深海管道”这个词汇所承载的全部重量——苏晚的遗产、军方近乎失控的恐惧、以及打破僵局的唯一可能——精确地传递给了他。他回想起她提及的“深埋在水下的管线”、“深层结构”、“人为铺设”,这些意象与他自己在“智核”系统底层分析中发现的“溢流口”概念瞬间产生了共鸣。溢流口是系统为应对过载或异常数据流设计的安全阀,但如果它被“人为铺设”的“深层结构”所引导,那将是绕过所有防御、引入外部力量的致命通道。云筝的“深海管道”很可能就是这个外部通道的物理或量子实体,而“溢流口”是它的软件对接点。
他将搜索范围锁定在那些废弃的、未被军方完全清除的旧模块和历史数据日志中。这些地方通常被军方认为是无害的冗余,是技术的“垃圾堆”,但对于熟悉“天枢计划”早期架构的他来说,这些地方往往藏着苏晚博士那种喜欢留下“后门”和“保险”的痕迹。他编写的查询脚本极其复杂,将对特定关键词、命名模式和关联协议的搜索请求分解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看似独立的、散落在不同模块的微小操作。这些操作被巧妙地穿插在军方要求的常规漏洞扫描和性能评估任务之间,试图以最小的概率触发警报。
监听室里,技术人员的报告声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困惑。
“长官,他的查询模式变得更零散了,”技术人员说道,“他同时在多个互不相关的旧模块里进行浅层搜索,频率很高,但每次停留时间很短,像是在……扫雷?”
军官的眉头紧锁。“扫雷?他在找什么雷?是想触发什么陷阱?”他仔细盯着屏幕上傅凌鹤的操作日志,那些看似随机的访问路径和复杂的语法结构让他感到不安。“这种模式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安全分析流程。他不是在找漏洞,他在找特定的东西。非常、非常特定的东西。”
“无法确定,长官。语法是他自己写的,高度压缩和混淆,我们的自动分析工具无法完全解析其深层意图。但数据流向都在内部,没有触及外部接口或敏感加密模块。”
“继续盯紧,实时比对他的操作基线,”军官冷冷地说,“任何高于平均值的访问深度、任何对核心配置数据的尝试、任何与外部地址或未识别协议的关联,立刻强制断开。通知值班主管,将他的终端物理隔离等级提升一级,准备随时切断网络连接,只保留本地计算能力。”
“是!”
傅凌鹤并不知道监听室的具体对话,但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压力越来越重,系统的响应时间似乎也微妙地变慢了,这通常是后台监控和资源分配调整的信号。他的脊背绷紧,汗水无声地渗出。他知道自己正在刀尖上跳舞,每敲击一个键,都可能加速军方收紧绞索的速度。但他不能停,云筝冒死传递的信息是他唯一的指南针。
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云筝的声音,以及她传递的那些模糊却充满指向性的意象:“深海管道”……“遗产”……“军方的恐惧”……这些词汇在他技术分析的框架里找到了对应的位置。如果军方如此害怕这份遗产,那它绝非普通的财富或股权,它必然触及了他们的核心利益,甚至可能蕴含着某种他们无法理解或控制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极有可能与苏晚博士的“智核”设计、与那个被封堵的“溢流口”、与她为云筝留下的“活体密钥”身份紧密相关。
在海量的、被军方视为无用垃圾的废弃协议栈和历史通信日志中,他的脚本终于捕捉到了一个微弱的信号。那是一个非活跃的代码片段,隐藏在一个标记为“旧版数据中继服务”的废弃模块深处。它的命名模式——“Delta-Stream_Relay_07”——引起了他的警觉。Delta-Stream,流的变异;Relay,中继。这个命名本身就带着一种非标准、非公开的意味。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个代码片段的元数据提取出来,进一步分析其关联信息。这是一个完整的功能模块,虽然被标记为废弃,但其内部逻辑链路清晰、结构精巧,完全不像普通遗留垃圾。更重要的是,它指向了一个标记为“EXTERNAL_RESERVED_NODE_07”的地址,一个在军方现有的系统架构文档中从未出现过的“外部预留”地址。
随着深入分析,他发现了模块代码中嵌入的注释和加密签名。注释是模糊的,使用了苏晚博士惯用的隐喻和速记,提到了“深层”、“管道”、“地脉”等词汇,这些词汇与云筝传递的意象惊人地吻合。而那个加密签名,更是他再熟悉不过的——苏晚博士独有的、融合了数学公式和生物分子结构的签名模式。
那一刻,囚室里冰冷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傅凌鹤的心跳瞬间加速,屏幕的微光映照出他眼中难以置信的光芒。
“Delta-Stream_Relay_07”——苏晚博士亲手留下的、指向一个未公开“外部预留”地址的隐藏中继子系统。
这不是比喻,这是真实存在的接口。
“深海管道”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一个物理(或量子)实体节点,苏晚博士在“智核”系统内部为它预设了这个软件通道!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汇聚,形成了清晰的图景:苏晚博士设计了“智核”,留下了“溢流口”作为安全阀,但同时也为这个溢流口预设了一个秘密的、指向外部的“深海管道”通道,并留下了“Delta-Stream_Relay_07”作为系统内部与这个外部节点连接的接口。这份“深海管道”遗产,就是这个外部节点的产权或控制权。军方害怕的不是遗产的财富,而是这个绕过他们所有控制、能够引入外部力量的秘密通道。而云筝的“活体密钥”身份,极有可能就是激活或控制这条“深海管道”的关键!
军方的极端反应完全合理了——他们试图封堵“溢流口”,切断所有外部联系,因为他们知道苏晚留下了这条无法控制的“管道”,他们害怕它被激活,害怕它引入未知的“逆流”,害怕它打破他们对“智核”的绝对掌控。
巨大的发现带来了同样巨大的压力。傅凌鹤知道,他触及了“智核”最核心的秘密之一,触及了军方最恐惧的软肋。监听室的警报阈值必然已经调得极高,任何进一步的深入分析都可能立刻触发强制断开。
他必须更加小心。找到接口只是第一步。他还需要知道这个“深海管道”外部节点的具体位置、它的性质、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激活它,“Delta-Stream_Relay_07”模块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从非活跃状态转为活跃,云筝的生物密钥如何与之关联。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开始调整策略,将对“Delta-Stream_Relay_07”模块本身的分析和对激活机制、外部节点线索的搜索进一步分解,混入更多的常规任务中。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这场无声的追寻,已经进入了最危险的深海区。屏幕上的代码仍在闪烁,监听室的眼睛依然冰冷,但他内心的火焰却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而燃烧得更加炽烈。
“深海管道”,这是苏晚博士留下的最后的变数,是他们打破僵局的唯一希望,也是一场一旦开启就再无回头的豪赌。他必须找到通往它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