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 第六章 厚此薄彼(第2页)

第六章 厚此薄彼(第2页)

温知瑶那时尚未出生,按理说不该说什么,可见宁氏低着头,嘴角紧抿着,她又忍不住。

当初也不是她小娘非要去的,总得温良玉和徐氏点了头才行吧。

温知瑶咳了一声,见众人都看向自己,才道:“父亲曾说过一句话,勿视他人之得为己之失,意思是说不要把别人得到的东西看作自己失去的东西。

我小娘在静川照料父亲起居,其中也有苦楚,如今日子过来了,一家到了京城,李小娘却说当初你也愿意去,那当初为何不去呢,不也是因为二哥在家中读书舍不得,还怕……”

宁氏拉住温知瑶的手,打断道:“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

她急急忙忙看向徐氏,“大娘子,知瑶她……”

徐氏的脑袋这会儿又一突一突地疼了,“行了,都少说两句。李氏,你说这话的时候可想过,知谦他们三个孩子在静川时一个月回家一次,是宁氏照顾他们起,把他们一视同仁视若己出,处处妥当。”

当初让宁氏去最合适,她没孩子,而温良玉是去任职的,若其他人跟去再带个孩子,都不知是照顾谁。

就连后头把温知谦几人接去,那也是宁氏在好,都不是她的孩子,自然一碗水端平。

若是让李氏去,少不了偏心温知谦。何况这些年温良玉俸禄的大头都是寄回家,从前俸禄可没现在多,宁氏的确苦。

这是当初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儿,李氏舍不得儿子,而且别看在家里能咋呼,出门胆子却小。

徐氏是主母走不开,林氏舍不得娘家和孩子,如今日子过去了却要这样说,不是寒人心吗。

林氏赶忙道:“宁妹妹辛苦我记在心里,儿行千里母担忧,若不是宁妹妹,我这心……这份情我一日不敢忘。”

宁氏道:“别这么说,都是我应当做的。”

李氏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也道:“多谢妹妹。”

徐氏看了李氏一眼,沉声道:“知意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晚上我会同老爷说,让他去看看你们。但着实没必要弄出个章程来,老爷在外辛苦,按时上职去,也是累了一天,总不能回家之后还要按时去谁的屋里。”

李氏心有不满,徐氏看着她,眼里带了两分警告,“总得以老爷的喜好来,我也会劝着一二,尽量不厚此薄彼。饭吃完了,都散了吧。”

宁氏拉着温知瑶回去,一进屋,就把门关上,语重心长地对她道:“你今儿是怎么了,敢和长辈犟嘴。”

温知瑶道:“不是犟嘴,是讲道理,不然还以为小娘占了多大的好处呢。”

宁氏回苍山前就发愁,不然也不会在船上时推脱不去照顾温良玉,“她说几句又有何妨,总归是一家和睦最好。

从前她们都在苍山,就我们在静川,就连五姑娘都不如你在你父亲身边的时间长……好在是大娘子护着咱们,但以后可千万不能这样了。李小娘她生了你二哥,也是长辈,不可这么无礼的。”

而且那时温良玉在静川安顿好后把温知谦接过来,老家就剩李小娘一人,夫君孩子都不在,一个人孤单。

温之瑶嘴上应了几句,“知道了知道了。”

她心里不以为然,偏要说,不然还以为她们母女在静川吃香的喝辣的,还当初若她也愿意去,那当初怎么没去?现在马后炮。

宁氏知道李氏话里什么意思,但不想计较,都在后院何苦相互为难。

她摸摸女儿的脑袋,“一会儿娘就给你做肉夹馍。”

她知道女儿是为了她才跟李小娘争辩的,宁氏刚也斥责过了,现在得哄哄才行。

温知瑶心想她是小孩子吗?哪里会为了一点吃食高兴,但看宁氏笑盈盈的样子,她的确能高兴起来。

“再给我加俩卤蛋……现在就做肉夹馍吗,那我也能帮忙!”

肉菜是上午买的,宁氏买了两斤五花肉,十几个鸡蛋,还买了米面一些青菜调料,不用的时候就放进柜子里,这会儿连着锅菜板面板都拿了出来。

宁氏催着温知瑶去睡会儿,但温知瑶不乐意,眼巴巴的看着宁小娘做东西,宁小娘也不想她光看着说话添乱,给了头蒜让她去剥,自己和跟春桃炖肉和面。

下午阳光好,天气晴暖,春桃把肉切成小方块,用到草绳捆着,焯过水之后放放到砂锅里,加上香料和热水慢慢炖着,炉子上的火不大,却映得炉身发红。

宁氏则在一旁和面,有些粉飘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温知瑶把蒜剥好了,放在菜板上,宁氏又给她了小块面,“一边玩儿去吧。”

温知瑶看着自己手里的小面团,眨了眨眼睛,然后真拿着去一旁玩去了,捏了半天,又涂颜料,成了个软乎乎的小老虎。

肉还在炖着,温知瑶还看了几十页的书,读书是有用的,她上午说的温良玉没说过,不过温良玉的确教过她几日,时间这么长,谁知道那句是不是他说过的。

她喜欢宁氏,也得护着宁氏。

太阳从高挂到西沉,温知瑶把书合上,这时屋里已经全是肉香了。

宁氏打开盖子看了看,肉已软烂,她又煮了几个鸡蛋放进去,然后把醒好的面拿出来做面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