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成为唐明皇的白月光 > 020 章(第1页)

020 章(第1页)

020

武灵儿在万庄住下。

远离了长安县,在骊山脚下的万庄仿若世外桃源。

武灵儿每日醒来,会跟陈煦在书房里待两个时辰,大唐是诗的国度,可武灵儿对诗词歌赋的兴趣却不大。

原身妹子从小喜欢的是歌舞音律,给她诗,她能唱,要她跟乐工们编排舞曲,也很擅长。

至于如今的武灵儿,她穿越而来,保留了原身妹子的记忆,能歌善舞,但诗词歌赋这种讲究天赋的东西,从现在开始培养,也太晚了。

经过再三努力,而武灵儿依然毫无长进之后,陈煦也不得不承认,武灵儿的聪明不在诗词歌赋,而在别处。

她让陈煦给她说当今局势,分析利弊的时候能举一反三。

她还能学着写策论,写出来的策论在引经据典方面有所欠缺,但有理有据,水平不亚于国子监的学生。

对历史故事特别感兴趣,只爱听不爱说,听的时候能连听两个时辰精神抖擞,让她听完故事谈谈看法又不乐意,还振振有词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好的不好的,记着就行了,谈论那么多,说得好像自己身临其境就能做得比他们更好似的,没必要。”

陈煦哭笑不得。

他从前从未教过学生,武灵儿是他的第一个学生,或许也是最后一个。

这个学生跟旁人不太一样,他初始时有些不习惯,后来已经慢慢习惯她各种古怪的想法。

更何况武灵儿触类旁通,一点就透,是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学生。

武崇靖每隔几天,也会到万庄住一两天,到万庄时,就是陪武灵儿在庄里转转,跟着武灵儿认识地里的庄稼。

大唐过着的是男耕女织的生活,所以皇帝要亲耕,皇后要亲蚕,以做天下表率。

但不管是皇帝亲耕还是皇后亲蚕,不过都是仪式上的繁琐,他们并不会耕地也不会养蚕,武崇靖在此之前,虽然也常到庄子里待着,不过都是跟朋友一起喝酒赏花,应应景,去地里认识庄稼,那是从未有过的。

第一次跟武灵儿去地里的时候,武崇靖都愣了半天没回神。

她还让海桐和青棠几个宫里出来的侍女,教庄里的小娘子们认字、学习礼仪,又让庄里的当家万江平腾了一个大房子出来,让陈煦带来的几个书童若是闲着无聊,可以教庄里的小孩读书写字。

有时候她也会换成小郎君的装扮,带上武崇靖拨给她的护院,和陈煦到周边转转,偶尔还偷偷跑到荣康坊的酒肆里喝酒,看酒肆里来自异域的胡姬,听来自大唐各地的人在酒肆中高谈阔论。

长安城里风起云涌,但跟平民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百姓们只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这样就不至于交不起徭役。

武灵儿就像是一个海绵似的,源源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一些自己从前不曾接触过的事情,并且乐在其中。

她人在万庄,日子过得逍遥快活,但也没耽误她经营人际关系。

虽然长安城里什么都有,但武灵儿还时不时到庄里去弄一些新鲜的野菜野果送去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让她们尝个新鲜。

骊山上的杏花盛开,武灵儿干脆带着几个侍女去剪了许多杏花回来,自己亲自插了花篮送去给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

花篮的造型都别出心裁,还请陈煦给起了寓意很好很有诗意的名字。

陈煦看着弯腰整理花枝的清丽少女,故意问了一句:“怎么只给长公主和上官婉儿送呢?”

手里拿着剪刀的武灵儿抬头,笑着与陈煦说:“先生教我的,与人交往,最重要是讲话最有分量的。如今我身边的人,最有分量的莫过于长公主和上官昭容。”

陈煦挑眉,“皇后殿下和安乐公主莫非不够分量?”

“她们够分量,但我入不了她们的眼。先生也说,如今长安风起云涌,皇后殿下和安乐公主野心勃勃要管控朝政,长公主和临淄王居安思危,大概从去岁开始就想着如何将皇后殿下拉下来。我没有上官昭容的能耐面面俱到,所以只能选择一方来讨好。”

而且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这两人,玩乐都肤浅,哪比得上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高雅。

武灵儿费尽心思插一个花篮、并且起好名字送去给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她们看到的不过也是骊山上的野花,不知好在哪儿。

可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却不一样。

武灵儿给陈煦戴高帽,“先生起的名字,唯有长公主和上官昭容懂得欣赏。”

陈煦乐得哈哈大笑。

送出去的花篮和野菜,去公主府的人只说长公主让人收下了,但是没见到长公主。送去上官婉儿府邸的人倒是每次都能带回上官婉儿给的回礼,有时是宫里的调香,有时是来自异域的美酒。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反应都很符合她们的身份和性格,武灵儿于是继续保持着几天送一次的频率,在两人面前刷一下存在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