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有先来后到,事有轻重缓急,我不能被他带走了,还是得先找找这次的主要目标,姓冯的那伙人。
于是我一边观察巷子里沉默的‘鬼魂’们,一边压着声音问:“风险程度是多少?”
国字脸道:“SS级。”大约是想到我不是‘本地人’,他于是主动解释道:“这是我们这一带的评级标准,A、B、C、S、SS、SSS。A级最容易,3S级最高。咱们这个活是‘手相’,但级别达到了双S,很高了。相对的,它对应的收益程度,也是双S的。”
我道:“你以前都是接什么程度的活?”
国字脸道:“ABC都接过,C接的最多,S接过一次,受了伤,养了两个月才好。”说话间,他往算命摊看了一眼,发现又有一个新人,伸出了手在给算命的看,于是他有些急了,不再耐烦跟我多说,问道:“你考虑的如何?给个回复。”
“容我再想想,这个鬼市我是第一次来,我想先转转。”
国字脸不太高兴,但也没多说,便道:“如果变卦了,随时来找我,我在这儿守着。”他示意算命摊,看样子是打算广撒网,即便我不跟他合作,或许也能找到别的合作者。
我点了点头,便告别国字脸,回到巷子的人流中继续继续逛。
我试图在这些昏暗的光线里,在这些模糊难辨的人脸中,找到一些自己熟悉的面孔。
姓冯的,会来接触一个绰号‘吞金和尚’的人,既然有和尚两个字,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是光头?我打量着周围这些‘鬼魂’们的头,奈何天儿冷,又都鬼鬼祟祟遮掩面孔,所以几乎都裹着帽子,是不是光头根本看不出来。
沿途过去,卖东西的小贩太多了,我蹲过几个摊位看过,大部分都是假货,有少部分真货,都是市面上流通的大众货,一般来路没什么问题。
走到其中一个摊位时,一样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
“您上眼,白货。”
白货我知道,就是来路清白,能查到名目的。白货多放在店面里售卖,但古董商为了快点儿出货,也不会错过这种行家汇聚的鬼市,在鬼市待半宿,可能比白天干三五月卖的多。
我没看他说的那些白货,而是指了指一个用黑布裹着,隐约呈多梯形的物件,道:“看看这个。”那东西约有半个巴掌大,扁平,被包在一小块黑布里,按理说十分不起眼,但它露出来的轮廓,让我觉得有些不一般。
“好眼力。”小贩压着声音,将手电筒的光调到了最小,紧接着将那东西放到自己手掌上,掀开黑布,用手电筒直接怼了上去。
这个动作特别不专业,如果让考古院那帮人见了,肯定痛心疾首。
这随着他打开的动作,我看清了藏着的东西,是枚‘三孔布’。
布,通‘鎛’,‘鎛’为古代的一种农具,布则是仿造这种农具的外形,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中原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一种货币,所以也叫‘布币’。
古币收藏,以稀为贵,宋币量大,因此市面价最贱,而布币,则极为罕见贵重,最高拍卖价,高达三百多万。
第92章露面了
“您看看。”和平时交易不同,他没有把东西放下让我自己看,而是一直放在自己手心,只让我在他手掌可控的范围内动作。这大概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规矩,毕竟鬼市里灯光暗淡,人和人之间,连脸都不见得能看清楚,贵重物品,在这种环境下,往不明身份,容貌模糊,经过伪装的人跟前放着,确实不保险。
布币太少了,饶是我这次的目标不是冲着这些东西来的,此刻也不免被吸引,因为对这东西不太了解,我其实看不出真假来。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即便这东西是假的,那肯定也属于高仿,不是出自一般人之手。
我看了半天,看不出门道,便问了句:“新货还是老货?”
贩子道:“新货,出土不到一年。”在这行里,出土不到一年的,确实是新货,甚至三年的都能算新货。我悄悄打量着小贩,平平无奇的长相,便问道:“自售还是代售?”
小贩道:“当然是代售,自售我没那本事。”
我道:“找你代售的人,手里还有多余的货吗?”
小贩不说话,片刻后一笑,说;“您若有兴趣,还是先评评眼前的货吧。”嘴上虽然这么说,手里的动作,却是打算将东西给包起来。
我意识到自己没掌握好分寸,不该问代售的事,这小贩起疑心了。这不是我的主要目标,我担心他起了疑心,会坏我事,忙补了一句:“你的货我看不真,不敢出手,所以多问了两句。”
他的警惕并没有消失,但神情和缓了一些,手里的动作一顿,说可以借其他地方看。一般伴着鬼市而生的,还有‘暗室’,即在鬼市上达成了某种统一,需要换个比较合适的地方继续交易,往往是比较受人信服的人,在当天包一个附近的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