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他二人的交情如何越发深厚,有了海礁羼和,等到承恩伯府吴家摆喜宴的那日,受邀前往参加宴会的庄敏仪就发现,与自己同席以及坐在自己周围的宾客,基本都是她认识的人,多数是吴门故生的家眷,少数几个不熟悉的,也是曾在周家喜宴上碰过面,性情温和并且能与她谈得来的。她一看这情形,心情顿时就放松下来,不再担心自己会在人前出什么丑了。
马氏的心情也挺好的。她在喜宴上见到了许多曾经的熟人,还意外看到了多年不见的肃州旧识刘恪仁和他的妻女。
刘恪仁刚刚进京述职,已经得到了新任命,不久之后就会前往大同。他曾被孙家打压多年,一直无法升迁,也没法离开边城,一心盼着能有回京的一日。如今他虽然未能正式在京中任职,但好歹带着家眷回到了这个阔别多年的家乡,也算是如愿以偿了。况且大同那边的职位,很有发展潜力。只要他尽忠职守,多积攒几个功劳,早晚有调回京城任职的一天。他回京后一直住在驿馆里,不曾回过刘家本宅,只是去给去世的亲人扫过墓,并拜祭了无辜惨死的嗣姐刘淑妃与外甥五皇子。至于那些翻脸不认人的族人,他懒得去理会。他受苦的时候,他们只知道缩在京城苟延残喘;那他翻身东山再起的时候,他们也没理由跟着沾光。就让他们继续窝在老宅做缩头乌龟吧,横竖不与他相干!
刘恪仁深知自己无法依靠亲族,但即使如今孙家倒台,没人再打压他了,他也调回了中原任职,可他想要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光凭单打独斗也是不成的。他需得拥有新的靠山丶人脉,确保自己将来立了功,也不会被旁人夺走升迁的机会。
他盯上了吴门故生们。虽然他不是被流放西北边城的吴门故生,但好歹曾在肃州为官多年,曾经与被流放的吴门故生们打过多年交道。他刚被贬去肃州时,因为年轻丶什么事都不适应,还得几位吴门故生教导过,跟着他们学习如何在边城与人打交道丶写文书呢。那几位吴门故生早就离开了边城,重回京中,与他多年不见了。可如今,他主动上门拜访,便又重新捡起了这条人脉。
通过这些吴门故生,他成功得到了承恩伯吴珂喜宴的请帖,成为了伯府的座上宾。哪怕他嗣姐刘淑妃生前与吴皇后关系只是寻常,但好歹没什么矛盾,就是正常的后妃关系。刘淑妃是守礼之人,从不会仗着恩宠,冒犯正宫皇后——当然,她也没有那个资本。凭着这份淡薄的关系,他再打出「同为孙家受害人」的旗号,没费什么功夫就与承恩伯吴珂搭上话了。
刘恪仁不知道这点浅薄的新人脉,能支撑自己走多远,但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被死死困在边城动弹不得的可怜虫了。皇位更迭丶孙家倒台丶周家重兴……前方还有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呢!
马氏在席间重遇故人,忙拉着刘恪仁之妻问了许多老相识们的近况,得知曾经的旧婢金果嫁人后过得富足美满,去年才刚刚生下第三个孩子,长子已经开始学骑射了,心里更是欢喜。她与刘太太约好了改日再相见,又拉着对方去与别的吴门故生妻女说话。她也知道刘家想要结识更多的京中人脉,便想帮对方一把。
就算刘家的意图略嫌功利又如何呢?都是曾经在边城受苦多年的牺牲品,同病相怜,刘家又不是什么坏人,她能帮一把,为什么不帮?
马氏拉着老朋友们说话,庄敏仪倒是一度落了单。不过周文君很快就过来招呼她了,周围坐的又都是老相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与人客客气气地聊着天,慢慢地,也适应了这种人情应酬往来。
她心里想,如果下回遇上别家宴席,见到的也有不少熟人的话,她应该就不会再感到慌张了吧?
庄敏仪下意识地看向了年轻女孩儿们的席位方向,想要寻找小姑海棠的身影,远远瞧见她与人有说有笑的,不由得也露出了微笑来。
海棠并不知道自家嫂子在寻找自己。她被安排去了周雪君丶吴琼那一席,坐在这一片的,都是曾经在海家喜宴上见过面的年轻未婚女孩儿,再多添了几位没怎么打过交道的安王之女以及长公主之女。
海礁事先的估计略有些差迟,今日来参加伯府喜宴的,不但有康王与安王,还有几位长公主与公主。吴家固然是已经败落,但好歹也是吴皇后的娘家,曾经与吴皇后有过交情的宗室女眷都送了厚礼过来,自己能出席的,也都在喜宴上露脸了,若是年纪太大,又或是身体不好,也会派出儿媳丶女儿或孙女代为出面。再者,新娘是张家女,即使再不得张家嫡支重视,那也依然是张家骨肉。与张家三代后妃有血缘关系的宗室成员都不可能对这场喜宴熟视无睹的,自然也要上门道一声贺。
海棠本来还以为,今日在席间遇上的都是熟人,大家可以放心聊天说笑,没想到多了几位贵女,吴门故生们的女儿丶孙女们倒是拘束起来,连带着她也不好说太多话了。席间只听见吴琼这位东道主在招呼几位贵女,周雪君在旁做个捧哏。她俩配合默契,又曾受过太皇太后教导,掌握了许多社交小技巧,倒是游刃有馀地维持住了场面,竟也不显得冷清尴尬,还称得上是热闹喜庆呢!
第1128章交际
伯府喜宴结束,宾客们纷纷告辞离去。
海家人随大流回到了自家的马车上。当丫环将车帘放下,车厢里只剩自己人的时候,海棠忍不住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随即就发现,坐在旁边的嫂嫂庄敏仪也同时松了一口气,姑嫂俩不由得面面相觑,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马车慢慢启动了。回家的路上,海棠小声问庄敏仪:「嫂嫂方才为何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在宴席上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吗?」
「说不上是什么麻烦事……」庄敏仪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要对关系一向很不错的小姑坦白,「只是我觉得,与人应酬太难了。今儿还算好的,遇上的大多是旧相识,哪怕并不熟悉,也能客套一番,不难相处。可宴席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我总不能光靠着几句客套话,就把时间打发过去吧?又不能一直不理人。光是为了想出能跟人搭话的话题,我就绞尽脑汁了。这一回两回的还好,若是年年都来几次这样的宴席聚会,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付得过来。」
原来如此。
海棠便笑道:「这有何难?嫂嫂若是能遇上两三个熟人,那就多与熟人聊天就好,其他人客套几句就行了。实在不成,就让熟人与人交际,你跟在旁边附和,时间自然而然地就打发过去了。若实在不成,大不了你就事先找个安全点的话题,比如席上的菜色,主人家的花园,又或是近来京中时兴的衣裳料子丶首饰式样丶绣花图案丶戏曲话本……诸如此类的,提前收集好相关消息,到时候就能跟人聊起来了。横竖你要应酬的对象都是各家女眷,要是她们对你准备的话题有所了解,你正好跟她讨论起来,再拉上其他人一块儿聊;要是她们对你准备的话题一无所知,你光是给她们做介绍,就能花上不少时间了。
「一场宴席,能有多少时间是能供你们自行谈笑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这种话题是聊不完的,世上总会有新东西,你知道的说完了,就去问别人喜欢的东西,一直聊下去就行了。若是实在聊不完,你又有兴趣知道后续的事,便再与人约时间见面。这一来二去的,不熟悉的人也会慢慢熟悉起来。等到下一回再有别家的宴席聚会,你与对方再次遇见时,便有了一同打发时间的同伴了。」
庄敏仪听着,觉得小姑传授的诀窍,与自己从家里人那儿学来的也差不多,只是她从前实践的机会少,心里明白,可真正做起来,就不如小姑熟练了。
她不由叹道:「看来参加宴席丶与人交际,也有许多学问呢。我不能光是纸上谈兵,还得真正着手去历练才行。再有下回,我一定不会慌张了,否则岂不是显得太过无用?」
海棠笑道:「京城里人家虽多,但我们家会参加的喜宴是有限的。今日承恩伯吴珂的大婚过去了,接下来除了我出嫁,就是吴琼嫁进康王府这件大事了。咱们家多半会被康王府邀请去吃喜酒的,不过不会是主宾,只是敬陪末座。嫂嫂到时候跟着阿奶,跟主人家说几句贺喜的吉祥话,吃喝一顿就完了。王府的喜宴,咱们家只是小人物,想来也用不着费心思去应酬交际。」倒是她本人,那时已经嫁给了金嘉树,作为太后的外甥媳妇,正是皇亲圈子里的一员,恐怕需要出面应酬的机会还更多些。
庄敏仪闻言,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压力倒是少了不少。
她又笑问海棠:「我不擅长与人交际,因此才会为此犯愁。小妹方才怎么也一副逃过大难的模样?莫非是席间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海棠笑了:「不算大难,只是方才席间有几位贵女在,都是从前没打过交道的。周雪君与吴琼二人负责招呼她们,我们只在旁边跟着捧哏,怪费劲的,比我跟不大熟悉的闺秀们说话打交道,都要辛苦十倍。宴席一结束,我就再也不用为此犯愁了,当然要大大松一口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