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知道,这一切的根本正在于此。宪法作为代表了现代社会精神的肇始,是何等的重要。
许中恺听了王景禹这一番话,一时陷入了沉思。秦墨是武人出身,此前虽然也身处河东路,对许中恺的学问以及河东路在王景禹主持下的改变,有所了解,这一次还深度参与到了特区计划的筹谋当中。但对于这样律法精神层面的问题,短时间能领悟到的东西,要比许中恺少的多。
但他也自有他自己的方式,只沉吟了片刻便道:「军有军法,军中若无法,就是天神降临来当这个将军,也带不好这个军。」
他万分钦佩的看着王景禹,感到道:「姐夫真的是,深谋远虑,一心为民。」
军法之重要性,对于他们从军之人来说早就无需多言。但是他们家世代军旅,也见过了太多为了军权,为了争抢将军这样的各式各样的名头,弃军法于不顾,一心只为谋取利益,拉帮结伙收拢人心。
又有几人能做到,将个人利益排在次要位置,却真的军法看的这般重要,并且身体力行的守护军法。
许中恺在这一点上,自然也是能想通的。
他暂时把自己从沉思当中拽出来,对秦墨所说连连赞同。
王景禹今日的话中,将宪法之后加了「精神」二字。
「宪法精神」这样的词汇组合,他从未曾见过,也从未曾想过。
但今日初听一言,才着意到了。方才的片刻之间,他着意就这个词联想开去,又想到了数条当初王景禹要求冠于宪法条例最前面的条文……
片刻之中脑内激荡,只觉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与能量,远远超越了他所能想像的边界。
他一时之间无法准备的抓住自己这番思绪,但对于王景禹的崇敬无疑是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并暗自决定,明天开始,他一定要把那份宪法条例拿出来,一条一条的研读。他知道,距离自己下一次闭关着书,恐怕为时不远了。
方才,他被秦墨稍稍拉回了些精神,便跟在秦墨之后,将他此时能想到的,对于王景禹
的称颂之词,囫囵个的说了一遍,眼见已经要词穷了,还在绞尽脑汁的诉说。
王景禹忍不住笑了,秦墨也不可思议的看着向来吝啬说好话的许中恺。
最终王景禹扶住了许中恺臂膀:「许先生,你要说的话我能明白。不过我要说的是,这些想法和提议,并非我一人之功,这是曾经无数人的鲜血所凝聚出来的,是开在血泪浇灌土壤上的花朵。它无比珍贵,我王景禹不能擅居此功。不过,对于往后,我还是此前的那句话,众人拾薪火焰高。许先生,你和我都是众人当中的一个。今后,要仰赖先生的地方,还有许多,希望咱们可以一直以此精神共勉。」
许中恺情绪平复了下来,回望着写满了对未来期许的王景禹,承诺道:「许某懂了。许某甘为万分之一的拾薪之人,倾尽全力,尽我绵薄之力。」
「好。」
王景禹伸出了手,秦墨与许中恺默契的也将手掌覆在了王景禹手面之上,三人一笑,道了句:「共勉。」
炭火哔啵,茶炉中的水汽窜了出来,将茶盖顶开了一道缝隙,磕碰间发出了一声脆响。
王景禹低头,检查了自己研磨了一半的茶沫,因为研磨的中断,已然不能生发细腻的茶沫出来,他不以为意的笑道:「今日不急,等我重新再来一盏!说了今日请你们品鉴,不管手艺如何,总也要叫你们喝到。」
河东路太原府。
河东路的转运使以及两路安抚使王景禹一去代州与北齐,已至今已有三月之期。
在此之前王景禹就河东路商贸的问题,在王端这里碰了壁,王端为了做出政绩,也仿效转运司的灵使投资组,自行设立了太原府内的投资组。
今天看到财报,王端再也端不住,一把将整摞纸张都摔在了那人脸上。
「你们整个太原投资组,三个月以来,投资组的成员就招纳了上百人,所吸引来的太原城内商贾亦有几十位!从钱庄丶到绸缎商丶材料商丶建筑商不一而足,何以时至今日,连一座桥的桥基都还没打的出来?既然如此,何以这报表之上的投入,已然有数万贯之数!这些钱都干什么了?就打了个连影子都看不到的地基吗?!」
那两个负责此事的属官,一个个埋着头不吱声。
王端气不打一出来,点着他们二人道:「怎么?你们觉得与自己没关系吗?叫你领了此务,到头来就是这般交差给我?」
两人互视了一眼,其中一人不得不道:「大人,修筑工事这等事,本就是见效极慢的,一开始要等所有材料和人力都到齐吧?还要看天气施工吧?还要时时侦测河水深度和水质吧?有一处不妥,咱们就无法开工。可是,人力都已经齐备了,工程不开,这些人也都要吃喝生活,饷银照样还要发。再说那些材料,耽搁了久了,总有损坏,这些都是要不停往里面喂银钱才行啊!」
还有没说出口的,月月给您王知府府上送的成例,可都算在这笔帐上。
王端牙缝一咬:「你他娘的……」
他想说:你他娘的放屁!当他当官这么多年都是白当的,糊弄他来玩?
可话到嘴边,生生自己吞了回去。
在王端发火的时候,太原府通判宋智楠找了个角落坐着,听了这般说辞,只不动声色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