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司使大人请人议事,还给每个人赠送礼物,大家都兴致盎然的当场拆礼物。
那两位商人,一个是刀币,一个是香料。
今天一同在会客间的两位属官甚至那两名在堂内侍候的衙役也各自收了礼。两名属官的分别是黍麦与干药,两个衙役的则是茶叶与细盐。
东西都不贵,且每个人都只是一小份。
但这东西出自转运使大人之手,大家自然都十分的新奇和看重。
一时间人人都兴致盎然,互相展示自己收到的物件,笑着谢转运使大人之礼。
气氛从一开始的紧绷,很快松弛热闹了起来。
王景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取毛巾净了手,擦去晨间这一趟下来,脖颈与额头之上的细汗。他把毛巾在水盆当中清洗过后,放置在盆沿上,衙役过来将水盆取走。
许中恺在众人的新鲜劲都释放的差不多之后,向王景禹微微颔首致谢:「多谢转运使大人赠礼,此前许某还从未曾收到过这等礼品。」
王景禹已经收拾好了自己,在松弛的气氛当中也随意的笑道:「不过是早市之中,最寻常见到的小东西。不信你们看,这满屋当中,就谁对这些物件一点不感到新奇?」
那两位商人之中的一个当即接口:「这两位衙役大哥!」
「正是。」
王景禹道:「早市之上的物品,价低又品类多,衙役们在太原府生活,为了生活成本的考量,家人大多时常出入这些集市。对这些东西的熟悉程度,自然强过我们太多!」
另一位商人很快接话:「我河东路太原府坐于大景朝北部中心,无论是自北辽南下,乃是自南方州府往北辽方向的所有商货,太原府都是他们的毕竟之路。各种商货的种类,自然是远多于其他州府!就是咱们这些日常行商之人,都无法一一识得这些各具特色的物品。」
那两位属官今日尚不清楚,王景禹将他们几人招来的目的。
此时试探的问:「王大人是想要利用这些早市之中南来北往的商货,在我们的河东路境内,多创收?」
王景禹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方向差不多对了。不过,今天找大家来,并不是要真的从早市之上的这些商货来作文章。就说许庆和路达,你们两家是河东路的本地大商户,但是商业一行,隔行如隔山,你们已然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很好,可以若轻易的转向或者扩张一个不熟知的领域,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许庆和路达两人颔首同意:「大人所言不差,正是如此。」
王景禹:「不过,你们经营至今,可有什么难处以及遇到的问题?」
许庆路达两人稍稍思考了一番,互相对视之后,许庆当先道:「转运司大人将我们一届商贾亲自请到转运司使,示以礼品,还这般下文垂询,我等已然受宠若惊,商贾乃次末等之小务,怎敢将此钱利之琐事拿来烦扰王大人?」
路达也在旁边连声附和。
面前坐着的,可是河东路如今的实际当家人,平日里太原府和转运司其他官员属官,一个个的都是他们要尊敬着的对象,小心的辗转其间,在这些当官之人的谋断当中攫取一些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他们哪敢提问题,又哪敢这般越级直接把问题提到转运司使处!
王景禹当然知道他们的顾虑,只说:「我知道你们的顾虑。你们说商贾是次流之事,可正是你们这些大的商贾以及其他以商贩为生之人,才叫我们坐于河东太原,却可享用千里之外甚至是异国之风物。在我看来,你们可不是次流,而是极其重要的。」
说到这里他又转向了许中恺:「许先生对此向有高论,不是吗?」
许中恺在这个题目上被王景禹点到,直到王景禹没有忘记当日所说的那一番话,从王景禹刚才所讲的意思,他也确认了,王景禹是真的认同他的重商重自然的理论。
「正是。」
许中恺:「在下认为,商道与农事一般,是万民之本,是朝廷与国家应当同等重视和对待的产业。绝不是什么次等末流。」
第163章
许中恺并没有因为王景禹问他,就借着话头长篇大论的开始讲述他的主张和观点。
今天请来的有商人有转运司的属官,必然不是要讨论这种理论层面的观点,王景禹作为一路的转运使,定然是有什么实际的事务想要施行。
许中恺言尽即止,王景禹闻其音而知意,也总是要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多说实际的事务。
「今日请诸位来,是有些想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王景禹主动开门见山,不再给几人压力,让他们不安的去猜测自己的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