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谢韫甫一见霍少闻进来,便露出点痞气来,起身伸手勾了他脖子,坏笑着问:“云野,成亲的滋味可好啊?”
nbsp;nbsp;nbsp;nbsp;“少瞎打听,”霍少闻只想抬脚踹他身上,“这次又是因为什么被你爹教训?”
nbsp;nbsp;nbsp;nbsp;“别提了,”谢韫苦着张脸,“半月前,小寒说想去金隐阁听新出的曲子——你知道的,她爹管得严,丝毫不解风情,怎么能答应这种事呢?”
nbsp;nbsp;nbsp;nbsp;这所谓的“小寒”,乃是当朝户部尚书的独女梅知寒,谢韫在同霍少闻的书信中常常提及,说梅知寒表面大家闺秀,实则非常落拓潇洒,对玩乐也颇有心得,和谢韫简直一拍即合。
nbsp;nbsp;nbsp;nbsp;是以谢韫栽得义无反顾,一颗心早栓梅知寒身上去了,整日嚷嚷着非她不娶。
nbsp;nbsp;nbsp;nbsp;谢韫继续喋喋不休道:“所以我就想了个办法,让小寒换上男装偷溜出府,我在外接应,这一番里应外合、天衣无缝,岂不美”
nbsp;nbsp;nbsp;nbsp;霍少闻打断他,冷飕飕道:“计划有缝,被捉了现行?”
nbsp;nbsp;nbsp;nbsp;谢韫更蔫儿了,半晌从鼻子里憋出来个变了调的“嗯”字,但很快重新振作起来:“待我明年春试考取功名,高中榜首之日,便是我向小寒提亲之时!”
nbsp;nbsp;nbsp;nbsp;“就你这个脑子,”霍少闻瞥他一眼,“还是别白费力气了。不如开春了回军营中好好历练一番,或许还能拿个靠前点儿的武试名次。”
nbsp;nbsp;nbsp;nbsp;谢韫又气又恼,拿手肘杵他:“你今天吃炮仗了吗?还是我扰了你和纪二的好事——得,可不想赶着触你霉头,我还是找小寒去吧。”
nbsp;nbsp;nbsp;nbsp;他说着,装模作样就要走,被霍少闻扯着领子一把揪了回来:“赶紧说正事。”
nbsp;nbsp;nbsp;nbsp;“小将军,叙叙旧也不行吗?你这人好生无趣。”谢韫哐一声坐下了,嘴里含着的饴糖被他换了一边裹着,含糊不清地开口道,“你信中所言之事,我大致想了想。”
nbsp;nbsp;nbsp;nbsp;“如若真如你所言,乌日根一事大有蹊跷。那么他当日做这事之时,只给自己留了两条路。”谢韫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要么成事,借势排除异己,来日成功登上朔北十二部头领之位;要么不成,一个背信弃义的失败者,朔北十二部再容不下他,当日便是他的死期。”
nbsp;nbsp;nbsp;nbsp;这话将霍少闻又拽回了当日阵前,两军将领对峙谈判之时,猝然射向霍泓宇的那一箭。
nbsp;nbsp;nbsp;nbsp;朔北人天生体格较梁人强悍,惯使大弓,这样近的距离下,风沙半分也损耗不了其威力,这偷袭的尖锐箭镞刺破了大哥的软甲,即使霍泓宇反应极快,却也只堪堪避过心脏要害,胸口被直直逼溅出一股血线来
nbsp;nbsp;nbsp;nbsp;长生天。
nbsp;nbsp;nbsp;nbsp;下一刹,乌日根猛地握刀抬臂,霍少闻本能一躲,那刀却没冲着他来,他蹙眉之间猛一回头,心下剧震。
nbsp;nbsp;nbsp;nbsp;——乌日根用这血刃,生生扎穿了自己的喉咙。
nbsp;nbsp;nbsp;nbsp;鲜血和乌日根的瞳孔一起涣散开来,深红色没入黄沙,苍岭山脚一片死寂,霍少闻的长枪坠地,拽着乌日根的领子向上拖时,对方已经彻底断了气。
nbsp;nbsp;nbsp;nbsp;徐慎之携援兵赶来时,瞧见的便是这一幕。
nbsp;nbsp;nbsp;nbsp;乌日根的头颅像是截蓬乱的老木,这朔北的胡狼断了气,面色惨白地朝着寂寥大漠。
nbsp;nbsp;nbsp;nbsp;他再翻不过苍岭,回不了巴尔虎,烈风将黄沙卷入这双死不瞑目的眼,霍遭齐刷刷跪了一片,颤抖激昂的调子钻进霍少闻空洞洞的耳道。
nbsp;nbsp;nbsp;nbsp;“将军神勇!”
nbsp;nbsp;nbsp;nbsp;“恭贺将军斩杀乌日根!”
nbsp;nbsp;nbsp;nbsp;此战大捷。和百姓的欢欣鼓舞不同,芒城的城主府,此时却一片凄风苦雨。
nbsp;nbsp;nbsp;nbsp;“他疯了、他疯了!为了去燕都,他连命都不要!”临西王接到消息,几乎暴跳如雷,“才多大,就敢带着兵深入草原了?还隐瞒消息,翅膀硬了!”
nbsp;nbsp;nbsp;nbsp;临西王在这生了半天气,满堂的副将居然没一个来劝他的。
nbsp;nbsp;nbsp;nbsp;“你们怎么回事?啊?”临西王更加生气,怒视一圈,“一个个的,全被那混小子带坏了!”
nbsp;nbsp;nbsp;nbsp;之前他痛斥霍少闻的时候,还有人附和几句,后来那混蛋一个个找人聊过去,没两天,一个站在他这边的都没了。
nbsp;nbsp;nbsp;nbsp;“王爷,世子说得也是实话。”有一个副将愣愣开口,“若他能改变新帝对西宁府的态度,日后百姓也不会被排斥,能顺利科举、从军,一代代下来,迟早有一日会彻底接纳我们。”
nbsp;nbsp;nbsp;nbsp;国朝渐长,皇帝一代代传承,如今已是第十代,开国皇帝与第一霍临西王的深厚情谊早已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日渐深厚的提防。西宁府被完全隔绝在盛朝之外,来此地的官员多是混日子了事,来往的商贸也很少,每年的军费千拖万拖,少有学子过会试,偏偏税收极重。
nbsp;nbsp;nbsp;nbsp;一代代王府主人寻求过解决方法,花了不少钱打点官员,期望能在陛下面前多说几句好话,但多无效用。
nbsp;nbsp;nbsp;nbsp;如今好不容易见到希望的曙光,这群人自然不愿意就此放弃。不说别的,多中几个进士也是好的。
nbsp;nbsp;nbsp;nbsp;“好好好,不是你们孩子不心疼是吧?”临西王简直大怒,“有本事叫你儿子入宫!”
nbsp;nbsp;nbsp;nbsp;副将耿直得很,直接顶回去:“可是看世子的样子,他挺乐意啊,甚至还迫不及待呢。”
nbsp;nbsp;nbsp;nbsp;临西王一噎,气得在堂内走来走去,就是说不出话。
nbsp;nbsp;nbsp;nbsp;他那个儿子,仿佛中了毒,非要去燕都不可。此次带兵出城,也是二人之间的一个赌约:若是霍少闻能将戎狄打退五十里地,便答应那混小子的要求,送他去燕都。
nbsp;nbsp;nbsp;nbsp;现在捷报传来,何止五十里,一百里都有了。
nbsp;nbsp;nbsp;nbsp;一想到活这么大岁数,还要向新帝上奏献子,临西王感觉这辈子的脸皮都丢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