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71章 今天是大章(第4页)

第171章 今天是大章(第4页)

“回去之后,交一百两银子罚款到户部。”

“臣谢陛下不罪之恩。”

听到皇帝的话,袁世振松了口气,连忙拱手道。

“这条写入新法之中。”

挥了挥手,朱由校看着袁世振道。

“清理人口之时,这条要注意,凡是非四十岁无子而纳妾者,纳一人,罚银五十两。每多一人,多加五十两。”

“清理过后依旧敢纳妾者,与偷税漏税同罪。”

“臣遵旨。”

闻言,袁世振连忙躬了躬身答应道,不过随即,他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若是其家无银可罚呢?”

“无银可罚?”

闻言,朱由校冷笑一声。

“送西山挖煤去,朕专门让西山新编了一营,名唤劳改营,就是专门对这些个犯法官吏进行劳动改造的地方。

“那边按劳给薪,什么时候攒够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臣明白了。”

缩着脖子,袁世振忙不迭的点了点头。

好家伙,对官员,或者说读书人进行劳动改造。

皇帝这是咋想的,这也忒不斯文了。

“跑题了,方才你说要重造黄册、鱼鳞册。”

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朱由校将话题又给拉了回来。

“每页下方,都留有八个位置,丁口税完税之后,乡官要在此与丁口册骑缝盖印,以为凭据,八年一换,使用新本,旧本上交朝廷。”

“陛下睿见。”

听着皇帝对于户口制度的新构想,袁世振拱手赞道。

“如此一来,对于有无偷税漏税,就可一目了然。”

“臣以为,田亩之策,也可照此实行。”

“说说。”

见到袁世振有了想法,朱由校示意他接着说。

“民间地契同样留下盖印之所,与地方鱼鳞册相辅相成,凡八年一换,就可以防止刁民偷税漏税。”

说着,袁世振心里还补了一句。

民间还能再收笔工本费。

“嗯。”

听到袁世振的照本宣科,朱由校也只是点了点头,心里补了一句。

大明有着悠久的民告官历史,等到锦衣卫展到各省了,要是下面有孙子敢多收税,这就是民告官的证据。

这个就相当于税单了,是以后税务改革的要点,凡是收税,必须要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