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灵阿欣慰地拍了拍揆叙的肩。
“恭喜你啊,终于当阿玛了。”
徐莺走出屋来满脸笑意地朝揆叙贺喜:“恭喜探花郎,贺喜探花郎。”
阿灵阿说:“快别恭喜了,是男是女?”
徐莺说:“是位健壮的小阿哥,大格格和小阿哥母子平安。”
阿灵阿一听失落地嘟着嘴说:“哎,你怎么和我一样头一个也是儿子啊,要是闺女该多好,我现在就想要个闺女。”
揆叙此时总算是缓过神来,他白了阿灵阿一眼,说:“生闺女干嘛,将来便宜你家五福吗?说好了啊,我要将来生了闺女,可不会嫁来你家当你儿媳妇,嫌弃!”
作为接连在指婚和生孩子两件事上都被狠狠打脸的过来人,阿灵阿真是比任何人都懂什么叫天意弄人。
他“嘿嘿”一笑拍着揆叙的肩道:“话可别说的那么满,人不要自立fg哟,小老弟。”
揆叙拧着眉,一副没有听懂的表情。
“什么福来格?”
说话瓢了嘴的阿灵阿立即换了一副神秘兮兮的脸说:“将来你自然就知道了,成了,先去瞧你儿子去吧。”
孩子一落地,明相夫人觉罗氏立刻是差下人进宫报喜,头一个知道的当然是最疼爱大格格的太后。
太后自己没生养过,可康熙的孩子都是在她跟前长大的,她是知道女人生孩子的凶险,攸宁怀孕这十个月她就悬了十个月的心。
此时听到母子均安,太后跪在佛前好一通念叨佛祖保佑。
接着知道消息的就是康熙爷了。好巧不巧,太监递口信的时候明珠正在御前,康熙爷顺嘴就问了这么一句:“可是想好名字了?”
明珠道:“尚未,因不知道男女,想着等孩子出来再起。”
技痒的康熙爷于是说:“其实朕已经想好了个名,明珠你听听如何。”
明珠心里好奇,同时是圣恩难却,于是恭声道:“皇上请说,奴才先替儿孙叩谢皇恩。”
康熙道:“你瞧,你这孙子同阿灵阿家的五福同月同日不说,还正巧生在国公府里、生在他的周岁宴上!两人这是有缘哪!朕给阿灵阿的儿子起了个乳名叫五福,取自五福临门,朕想,你这孙子不如就叫有余,连起来这就是‘五福临门,年年有余’,大吉大利啊。你听着可好?”
明珠心里实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并在心里疯狂吐槽:万岁爷你怎么没点品味,亏得我三个儿子出生时候没有位极人臣,他们的名字都是我当年都细细翻过书才定的。
但这时候还是要装着恨不得一拍大腿,大叫一声“好”的姿态。
然后拱手对康熙说:“请先送与奴才的夫人看一看吧!”
于是半个时辰后,皇帝手书的“有余”两个大字就这样交到了觉罗氏的手上。
觉罗氏看了一眼,笑着说:“这个好,孩子还是要叫着朗朗上口才好。”
她当年就不喜欢明珠给三个儿子起的名字,什么成德揆叙揆方,又是易经又是礼记,太难记了一点都没福气。
到了孙辈,觉罗氏是果断抢过了起名大权,这才让容若的孩子每人都带了个“福”字。
揆叙紧张地头皮发麻,忙问觉罗氏:“额娘,皇上赐了什么名?”
觉罗氏把皇帝的手书往他手里一塞。
“你自个儿瞧瞧吧。”
揆叙和阿灵阿探头一望,当“有余”两个大字蹦入眼里的时候,一个是目瞪口呆,一个是仰天大笑。
不管揆叙这个阿玛高兴还是不高兴,总之皇上赐了名,明珠高高兴兴地接受了,“有余”这两个字自然只能扣在了他儿子的小脑袋上。
而凑巧生在了国公府的攸宁,自然也只能把月子坐在了国公府。
巴雅拉氏只有珍珍一个儿媳,如今攸宁在国公府做月子,她就全当是又多了个儿媳妇。
自然,揆叙在巴雅拉氏这里也是地位水涨船高,甚至大有超越阿灵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