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大雪满龙刀 > 0448强娶(第2页)

0448强娶(第2页)

“那你现在在哪?”

“在我该在的地方。”她合上书卷,轻声道,“在每一个不愿沉睡的心里。”

梦醒时,窗外飘起了新雪。

林昭起身披衣,走到院中。那株桃树依旧挺立,花瓣未落。他抽出短刃,以刀尖在地面刻下一个字??

**“醒”。**

左“星”右“目”,心上有光。

刹那间,刀鸣九响,九龙腾空而起,环绕周身。天地为之变色,北天极顶的星辰骤然明亮,北斗第七星光芒暴涨,如灯点燃。与此同时,东海之下,归墟井口微微震颤,封印千年的黑心残片发出哀鸣,随即碎裂成尘。

梦境的源头并未消亡,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林昭收刀入怀,仰望星空。他知道,从今往后,他将行走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他不会永生,也不会无敌,但他必须清醒??为那些仍在梦中挣扎的人,为那些尚未出生却被提前记住的孩子,为那一碗永远温热的汤,和那一句“喝完再走”。

三日后,他离开渔村,踏上北行之路。

沿途所见,皆是疮痍。战乱频仍,边关烽火不绝,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人夜里不敢入睡,因梦中总有黑影低语,诱人心魔。疯癫者增多,孩童夜啼不止,老者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我看见他们回来了……穿着石板,走得很慢。”

林昭知道,那是“梦核”的余波仍在扩散。四十一人虽已完成献祭,但七十三名祭品的记忆碎片并未完全安息。它们游荡于人间,附着于最脆弱的灵魂之上,唤醒沉睡的执念与悔恨。若无人引导,这些梦将化作噩魇,吞噬理智。

他在一座荒废驿站停下脚步。夜深人静,忽闻屋内传来呜咽声。推门而入,只见一名少女蜷缩角落,双目紧闭,口中反复呢喃:“娘亲别走……娘亲别走……”她的额头渗出冷汗,四肢抽搐,显然陷入极深的梦魇。

林昭蹲下身,将手覆于她额前。刀意流转,识海微启。他主动踏入她的梦境。

眼前是一座燃烧的村庄,火光冲天,尸横遍野。一个小女孩躲在草堆后,眼睁睁看着母亲被士兵拖走,撕心裂肺地哭喊。那正是少女的童年记忆,被梦放大成永恒的刑场。

林昭走入火海,抱起小女孩,轻声道:“这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这只是你不愿放下的过去。”

小女孩抬头看他:“你是谁?”

“我是来接你出去的人。”

他抱着她走出火焰,一步跨出梦境边界。少女猛然睁眼,泪水滂沱,却已恢复清明。

“谢谢……”她颤抖着说,“我十年没做过好梦了。”

林昭点头,悄然离去。

自此,他开始行走四方。每至一处,必寻夜不能寐之人,以刀引梦,助其直面心魔。有人因愧杀兄长而终生自囚,他在梦中带其重返事发之夜,让兄弟相拥而泣;有人因弃家求道而悔恨半生,他使其梦见白发父母含笑挥手:“去吧,我们从未怪你。”更有一老僧,闭关三十年不敢入梦,因惧见昔日屠城之景。林昭入其识海,却不改梦境,只立于血河彼岸,执刀而立。

“你不必原谅自己。”他说,“但你必须醒来。”

老僧恸哭三日,终得解脱。

人们开始称他为“点灯人”。

传说他走过的地方,夜梦清明,婴儿安眠,连乌鸦都不再啼于午夜。更有甚者言,若在极寒深夜燃一盏油灯,默念三声“林昭”,便可见窗上浮现桃影,随后梦中自有女子轻唱安魂曲,驱散阴邪。

然而,林昭从不留名,也不接受供奉。他只做一事:唤醒。

他知道,真正的敌人从未死去。

某夜,他宿于边境古庙。庙中供奉的并非佛道神?,而是一块无字石碑,据说是当年柳七影卫留下的标记。月圆之时,碑面会浮现淡淡符文,与湖心宫殿图腾相同。

林昭盘膝而坐,闭目养神。子时刚过,庙外忽传脚步声。

整齐,缓慢,如鼓点敲心。

他睁眼,只见庙门自动开启。四十一具身影立于雪中,面容苍老,却眼神清明。他们手中无石板,背上却浮现出虚幻的符文烙印,正是当年“梦核”残留的痕迹。

为首的,竟是李四。

“你终于来了。”李四微笑,“我们等你很久了。”

林昭起身,握紧刀柄:“你们不是已各自离去?”

“我们走了。”李四点头,“但我们的心,始终留在归墟边缘。我们知道,梦母虽归星,梦源未灭。只要人间仍有执念未解,它就会寻找新的容器。”

“你们是来阻止它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