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炮灰男配的人生2(快穿) > 150160(第18页)

150160(第18页)

生豆浆煮开后用纱布滤豆渣,然后就是最重要的点豆腐。

周大喜看到哥哥起身帮忙,还挺高兴,可是点豆浆时哥哥还坐在火前,他一手端着卤水,面色有些尴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他也一样。老三明明是把这点豆腐的手艺教给他了,自从三弟离开后,控火的人就变成了他爹。

让周大喜把这手艺教给大哥……除非三弟亲自开口。

“大哥,天还早着呢,你回去睡吧。”

听话听音,周大南在馄饨摊子上迎来送往,也习惯了猜测客人的想法。听到二弟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尴尬地起身:“你……我去外头帮忙。”

语罢,飞快跑了。

他一点不拖拉,倒让周大喜颇不好意思。

温云起没有帮忙点豆腐,等他起床,外面天已大亮。

周家人早饭都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但相比以前种地为生,现在做的早饭要好吃很多,今儿是熬了一锅黄米粥,粥香浓郁,米汤粘稠。大概是因为外头干活的儿子们都回来了,周母还特意炒了一盆肉酱。

肉酱放在粥里,让人胃口大开。

周家做饭和点豆腐不在一个厨房,温云起吃早饭时,其他人都已经吃过,他盛了粥,坐在厨房外的屋檐下慢慢喝着。

周大南凑了过来:“三弟,家里每日卖这么多豆腐,大概能赚多少?”

温云起随口道:“一两多吧。”

身边沉默下来,温云起扭头,看见周大南面色复杂。

此时的周大南心里确实挺复杂,别看馄饨摊子上整日都有客人,遇上饭点,一家四人忙得脚不沾地。实则十来文一碗的馄饨,他站在锅旁煮一天,一家子除开本钱,也就赚个七八百文。

一天能攒上近一两银子,这速度怎么说都不慢,也正因为赚得多,他才不舍得在逢年过节时丢下摊子回家团聚。

可周大喜在家里都能赚一两多,周大南倒吸一口气:“那爹娘就白帮他干活?咱们兄弟三个,凭什么只帮他一人?再说,我还是老大,是家中长子……”

他情绪激动,扭头看到三弟还是如常喝粥,面色冷淡,终于理智回归:“三弟,大喜这生意半夜就要起来忙活,万一把爹娘的身子给累垮了,又是我们的事。”

周父今年也才四十左右,正直壮年,遇上秋收,他扛的粮食,周大南都不一定能扛得动。

温云起随口道:“点豆腐又不累,你也看到了,最累就是搬豆子和搬豆浆,豆浆是放在桶里的,就和挑水差不多,女人都能干得下来。爹娘多是在烧火打杂,至于熬夜……他们中午之前就收工,下午有补眠。”

豆腐坊做顺了后,点豆腐真的特别快。午时左右就开始清洗所有的东西,也不是需要所有人清洗,有两个堂嫂在,周母和杨招娣多是去厨房做饭。不到未时,大家就已经能吃完午饭躺上床歇息。

周大南不是觉得爹娘辛苦,而是认为他们不该帮兄弟三人之中的某一个儿子,眼看弟弟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强调:“爹娘帮大喜,你不介意?”

“不介意啊。”温云起一乐,“他们拿了工钱的,一个月一两呢。我看爹娘身子骨硬朗,干上个一两年就能有十几两银子傍身,这也是给我们减轻负担嘛,平时的零嘴自己就没了,生了病后自己就能看大夫。只要不是大病,都不用我们出钱。”

周大南傻眼了:“工钱?”

他以为爹娘是白干,纯帮忙来着。

温云起能够猜到他的想法,做吃食生意的人,每一碗馄饨都要卖到铜板,看似每日收入不错,实则人会越来越斤斤计较,干的每一点活,付出的每一点心思和力气,都在心里明码标价。属于自己的利益,绝不允许旁人染指。

此时周大南没说话,心里盘算开了,两个堂嫂在此帮忙,肯定不是白干,豆腐坊爹娘又拿了工钱……花销这么大,周大喜一天还能赚一两,那这里头的毛利比他辛辛苦苦煮馄饨要多太多了。

温云起喝完了粥,进了厨房后顺便把自己的碗唰了,然后又去发豆芽的屋子里细瞧一番,嘱咐了周大玉几句。

周大玉手里抓着水瓢,听得特别认真,见兄长要走,忙问:“三哥今日要回城?”

温云起颔首:“铺子离不开人,你三嫂那边,我还得想法子让他爹娘答应婚事呢。”

说起来都是正事,周大玉即便心里不舍,到底也没挽留:“那……有消息了就赶紧派人传信回来。”

等到温云起再次出门,周老爷子和周老太太都过来了,这会儿正在院子里和周大南说话。

原先所有的儿孙之中,最能干的就是周大南,如今嘛,周大喜和周大椿后来居上。

当然了,老人家疼儿孙,不是因谁更能干,两人特意过来,是之前已有大半年没见过面。

周大南对祖父祖母特别恭敬。

周老爷子并非不知道孙子不是回不来,而是不想回。但话说回来了,孙子在外头也没做坏事,每日早出晚归的,也挺辛苦……就是不大孝顺。二儿子夫妻俩指望这孩子养老,怕是指望不上。

好在二房其他的孙子孝顺,周老爷子心里门清,嘴上嘱咐:“你难得回来一趟,在家多住两日,以后有空,多回来看看你爹娘。”

周大南嗯嗯啊啊,都答应了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