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同样是王家的媳妇不假,但她体内流淌着的是谢家的血液,“谢”这个字才是贯穿她人生始终的字。
如果她自己开创了一门绝世武功,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也会是自己的娘家。
作为王家这一代的核心人物,谢道韫自然清楚月月没有将此事告知王家。
月月不打算说,谢道韫就当自己不知道。
这是月月自己的成果,和任何人都无关,如何处置全凭她自己定。
王谢两家虽然都是顶级世家,是天然的士族同盟。但是彼此之间仍存在竞争关系。
早些年“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将王家抬到和如今的皇族司马氏同等地位,谢氏在政治上自然就比王氏低了一头。
也就是王氏自王导去世后衰退了一些,谢氏又有她的小叔谢安崛起,王谢两家近几年才达到一种微弱的平衡。
这种平衡,她这个嫁入王氏的谢氏族人对此有着更深的体悟。
谢道韫承认,自己并不希望王氏的势力进一步扩增。
如果朝堂上需要一个世家的声音占据主位,她希望这个声音姓“谢”。
*
在等在谢玄、祝英民、祝英齐等人归来期间,月月和谢道韫坐在牛车中就《逍遥游》畅谈了一番。
谢道韫本身就是才女,自然不必多说。而月月修习分属于道家一脉的逍遥派武功已是第三个世界,可以说已将对老庄学说真正应用到了实处。
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让这次清谈绽放出不一样的火花。
归来的谢玄看到长姐的脸上露出他许久未见的畅快笑容,就知她此时的心情定是极佳。
“大岩寨的情况如何?”谢道韫见跟随谢玄他们上山的人少了一部分,不由问道。
谢玄轻笑一声:“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位于大汉朝疆土中间的淮泗地区,成为了群雄交战的主要场所,永远是一片断壁残垣。
晋朝统一三国后,这里本应该开始休养生息,逐渐恢复民生。然而“八王之乱”、“永嘉之祸”的接连发生,迫使晋王朝的皇族司马氏一路南逃,在王氏的大力支持下偏安一隅,就此在建康驻城。
如今北方异族林立,北伐之事在朝堂上一再谈及,失地偶有收复,不久又再次落入敌军之手。
淮水和泗水之间这片正好处于东晋与北方异族交界处的土地,因为连年不休的征战,永远是一片衰败的荒芜,看不见丝毫生机。
这片特殊的土地,如今拥有一个专属的名字:边荒。
良民因为无法在边荒正常生产、生活,纷纷逃离此地。留下的断壁残垣,却成了刀头舔血之人的乐土。①
这里没有耕种的土地、林立的工坊,但只要有钱、有武功、有权势,依旧可以在这里享受至尊至贵之人能享受到的一切。
这样一个地方,明争暗斗永远不会止歇。
胜者享受一切,败者要么尸体留下,要么就此离开。
住在大岩寨的这群山贼的首领,就是无法在边荒生存,这才南逃至此。
大岩寨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山寨,上面住着普通的寨民。但因为其易守难的地势,被从边荒逃至此地的四人相中,用武力强行占领此地,至此变为贼窝。
如今大岩寨的四个当家皆已成为刀下亡魂,剩下的那些人都是他们从纠集来的山村地痞。原本大岩寨的寨民因为反抗他们的统治,如今十不存一,活着的都被强行押着干最苦力的活计。
当谢玄、祝英民、祝英齐三人带队攻入山寨,将聚集于此的山贼处理干净,被救出的原寨民得知喜讯,缩在一起抱头痛哭,情难自己。
谢玄、祝英民、祝英齐三人出身世家,何曾见过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悲苦?直面此景,自是各有感悟。
“六姐,请恕英齐无法送你前往尼山书院,”祝英齐认真地向月月行了一礼,“我准备留下来将这群寨民安置妥当,再去尼山书院与你们汇合。”@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谢玄和祝英民都需要在尼山书院求学,他作为唯一一个已经成年的男子,是留下来处理此事的最佳人选。
一直赋闲在家,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月月和谢道韫对视一眼,自然应允祝英齐的决定。
“八哥你放心吧,”祝英民将手搭在祝英齐的肩膀上,语气轻快道,“我会将六姐照顾好的。”
祝英齐认真道:“你不给六姐添麻烦,就已经足够。”
祝英民鼓着脸道:“八哥,你就这么想弟弟我吗?我刚才有多神勇,你难道没看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