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朝堂上的折子是偏向于两方面的,一个是雍亲王府仗势欺人,弘时一个小阿哥,看董鄂家落魄,就强迫董鄂家姑娘,连弘时这样的小阿哥都是如此作态,可想而知平日里雍亲王府是如何的霸道了。
指不定在民间,更有跋扈名声。
然而这一条,始终是猜测,因着雍亲王府在民间不仅没有仗势欺人,甚至还有许多好名声——胤禛那水稻的种子,现下都看见了成效了,这比往年增长几乎四成的收入,对百姓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百姓可不管你朝堂上如何纷争,他们只要吃饱穿暖,那对于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的人,就会心存感激。
胤禛在他们心里不说是救世主了,那也是一等一的贤王。
没有证据,这样的折子,连康熙都不屑一顾,拿在手里翻看一下,就随手扔地上去了:“虽说这御史台是听风闻奏,但也不能是胡乱编造。”
他看胤禛:“弘时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当着康熙的面儿,胤禛自然是半点儿不隐瞒的,从头到尾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儿。康熙就忍不住皱眉,顿了顿才说道:“那董鄂家教养出这样的女孩儿,这孩子最好是不要留,免得日后成祸患。你往日里倒是杀伐果断的很,现如今怎么心软起来了?”
“倒不是儿臣心软,而是现在这当头,若是闹出了人命,怕是不太妥当。”胤禛说道,再者,他看弘时,对那董鄂宝珠并非是一点儿情谊也没有的。
他本来是打算将事情彻底了结,但被那拉氏给拦住了。那拉氏说,若是董鄂宝珠现下死了,那指不定就要弘时心里永远拔不掉的一根刺了,这根刺可能还会影响到胤禛和弘时的关系。
若是留着董鄂宝珠,那要不了多久,弘时自己就会厌弃董鄂宝珠。到时候,不管这女人如何处置,都不会再妨碍到什么了。至于孩子,若是女孩儿自然好办,若是男孩儿,等日后再说。
反□□里现下有弘晖呢,弘时就算是没多大出息,也并不碍事儿。
胤禛是觉得那拉氏有些妇人之仁的,但那拉氏很少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次又是十分诚恳的,胤禛思来想去,就干脆换了想法,暂且留下这董鄂宝珠一条命。
他因着那拉氏改变主意这事儿,自然是不能和康熙说的,本来康熙就觉得他这事儿办的有些心软,若是再知道他是为了女人改变主意,心里估计也要不太高兴。
他就笑道:“再者,不过一个女人孩子,能翻出来什么浪花来?一个侧福晋位置许出来,再过五年,等弘时自己懂事儿了,这侧福晋也就算不得什么威胁了。”
到时候不管是送到庄子上还是如何,对弘时娶妻,都没有多少影响。
这事儿怎么说呢,也算是为儿子谋算了。就像是康熙刚发现胤礽好男风的时候,不也拿胤礽没什么办法吗?后来倒是处死了胤礽身边那貌美太监,可结果呢?和胤礽之间,这父子情谊,也出现了裂隙。
胤禛这也算是吸取了康熙那会儿的教训给自己增长了经验了。
朝堂上还有一部分折子,是和胤禛当时的预测一样的,指责他管家不严,教子无方,再有就是怀疑胤禛和董鄂阿林联手做戏,想要将董鄂阿林给救出来的。
但这种说法吧,在胤禛反手就是奏请康熙严厉处置董鄂阿林,最好是千刀万剐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胤禛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人,雍亲王还是原本铁面无私铁血无情的雍亲王,并不会因为自家儿子喜欢一个小姑娘,就网开一面以权谋私。
康熙顿了顿问道:“董鄂阿林……在牢里也有大半年了,不能再关下去了,需得有个处置。”
胤禛当即说道:“儿臣始终是一个意思,此人必得除之。否则,日后人人以他为榜样,这贪官污吏,怕是再也止不住了。”
到底是多年君臣情分,董鄂阿林在康熙年少时候就已经是入朝为官,当年也曾跟着康熙智擒鳌拜。就因着这情分,康熙始终是容忍着他,也一路提拔,让他从一个三等侍卫,现在几十年过去,做了一品大臣。
可再多的情分,也经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消磨。
董鄂阿林被抓之后,也经常写折子求饶,时不时也提起来以前的事情。
可有些事情,提得多了,就变了味道了。
康熙这次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了:“既如此,就按照你的建议来。”董鄂阿林都这样了,董鄂家还不消停,还想要算计胤禛,算计爱新觉罗家,实在是有些太过分了。
“这事儿交给你来办。”康熙说道,胤禛忙应了下来。
案子是不用重审的,之前各种证据确凿,就连董鄂阿林自己都是已经认罪了的。所以,只要从刑部调来了案卷,再请了顺天府,大理寺,来一起作出审判即可。
因着胤禛的态度十分坚决,再加上康熙将这事儿交给了胤禛,所以也算是胤禛说什么就是什么。
当然,千刀万剐是不行的,大清自从建国,尚且没有这样残忍的刑罚。
胤禛的意思就是午后处斩,但要朝堂文武百官全都是观看。一来算个警告,让董鄂阿林也算是死得其所,二来呢,也算对民间百姓有个交代,安抚百姓,宣扬朝廷律法,收揽民心。
刑部立马就给了处斩的条子,但当胤禛将这事儿拿在朝堂上说的时候,八阿哥等人就跳出来反对了——杀人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儿,何必面前大家都去围观呢?
好像你胤禛在指着所有人的鼻子说,你们一个个的,都收好自己的小心思一样。
明明朝堂上都是忠君为国之人,你用这样的事儿来杀鸡儆猴,你胤禛是在指桑骂槐哪一个呢?你不是存心看不起大家,将所有人,都当成了贪官污吏吗?
八阿哥这话一出来,应和者众。
于是朝堂上又因为这事儿吵嚷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雍亲王府的四阿哥弘时纳妾这事儿就很不显眼了。
董鄂宝珠虽说是得了个侧福晋的身份,但一来没有圣旨赐婚——像是年氏进雍亲王府,就是因为选秀,被康熙一道圣旨赐下来的。再像是李氏,那是乌雅秀贞开口,也是正正经经的,先回家等着,内务府定了日子,送了侧福晋礼服,自家准备了些嫁妆,坐着轿子进门的。
但董鄂明珠,一来是康熙不曾过问,二来乌雅秀贞连见都没见,就自家准备了些衣服首饰,雍亲王府派了个粉色的小轿子,一路上也没个锣鼓什么的,就这么安安静静的抬到了王府内。
进了王府,甚至都没能到那拉氏跟前行个礼,直接就被送到了院子里。
随后几天,弘时也没露面,董鄂宝珠出门也出不得,但凡到门口,就有嬷嬷拦着:“侧福晋还有身孕呢,且不好胡乱走动,万一动了胎气倒是不好了。想见弘时阿哥?弘时阿哥现下在前面书房读书呢,府里规矩,阿哥们读书办差的时候,任何女眷都不能打扰,更不能往前面书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