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本宫不偏心 > 190200(第16页)

190200(第16页)

康熙伸手点点九格格:“还不多要,三十万你都够买两个府邸了,这样吧,你要园子,朕也能给,但是朕有一个要求,你得成亲,等你成亲了,朕立马赏赐你一个园子。今年春闱那状元郎你见过没有?年纪轻轻,又十分英俊,最重要的是没成亲……状元你要是看不上,那还有探花,这个长的更好。”

至于榜眼就不说了,榜眼老大年纪了,长的也一般般。

春闱嘛,每次长的最出色的,成绩还很不错的,必然是探花。偶尔皇上也会觉得朝堂上的那些老大臣们太难看,挑个年轻的状元郎来改变改变。

今年这状元郎,就很不错。

“是川蜀那边的,白白净净,又会武功,文武双全呢。”康熙说道,九格格起身就往外面走:“算了,这园子代价太大了,我就不要了,我先告辞了,汗阿玛回见。”

康熙倒是没拦着,瞧着九格格出了门,这才忍不住摇头叹气:“这孩子……眼看是一年比一年大了。”

这婚事都快成老大难了,刚十六七的时候,那京城里,明里暗里都是打听九格格的婚事的。怎么说呢,九格格自己相貌不差,又有本事,又有兄弟扶持,亲娘还是贵妃,唯一的贵妃,这身份在宫里,那几乎是贵不可言。比三格格这个名义上的长女,都还要贵气几分。

同胞姐妹七格格嫁在了京城,那这个九格格,比七格格还得宠,十之八九也是要留在京城的。那会儿京城里有适龄儿郎的,谁家不努力往宫里送消息呢?就想得贵妃见一面,万一贵妃觉得成呢?

结果,九格格就是不愿意,一年拖一年,这眼看二十了,说亲是越来越少了。

一来是九格格十分坚定,对外就是宣布不成亲的。二来这个年纪,也确实是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找年龄相当的吧,谁家好儿郎,能拖到二十多岁不成亲的?就算是为迎娶公主表忠心,但在瞧不见希望的情况下,有几个能守得住留到现在的?

到时候万一九格格下嫁别人了,那不成了鸡飞蛋打吗?

没有合适年纪的,那九格格就只能是往上,鳏夫,往下……就有点儿不太好听了。

所以不光是乌雅秀贞发愁呢,康熙偶尔都会后悔一下自己当初心软的决定。不过呢,他和乌雅秀贞倒是有默契,既然答应了不催促九格格,这种话也就很少再说了。今儿康熙也是特意拿来堵九格格的,也并非就是真心要催促她成亲的,反正,催也没用。

康熙说了这么一句,梁九功就笑道:“九格格是有福气之人,皇上并不用很操心。”

康熙没说什么,只沉吟了片刻:“将朕库房里的那套小桥流水的摆件送给她。”

那摆件是能工巧匠,用金银玉石按照比例建造的一个园林,既然是园林,那肯定是小桥流水都要有,甚至放了水,里面还能带动外面一个沙漏,做的特别的精致好看。

房屋都是金子铸造的,花卉草木都是玉石雕琢的,这一套下来,也不比三阿哥那园子差多少了。

梁九功得了吩咐,连忙去库房里翻找,亲自装到箱子里,带了人给九格格送去。九格格正在永和宫呢,躺在外面的摇摇椅上,和乌雅秀贞闲聊。

见梁九功送来了好东西,就和乌雅秀贞凑在一起欣赏。怎么说呢,里面的小水车做的倒是挺细致的,还真能转起来——水车这东西,在大清是已经比较普及的东西了,民间是比较常见的。

“又找你汗阿玛要好东西了?”欣赏完了,乌雅秀贞才想起来说:“可别总往乾清宫去,若是有人参奏你个女子参政,你汗阿玛也不好处置。”

“所以我才要多去,看习惯了,这事儿慢慢就会变成习以为常的事儿了,以后也有别的女眷能去了。”九格格漫不经心的说道,生怕乌雅秀贞继续念叨,忙伸手搂住她胳膊:“额娘,您之前不是给我有庄子吗?我打算弄些果树,您知道上哪儿弄果树吗?”

乌雅秀贞有些好奇:“弄果树做什么?这宫里的果子不够你吃了?”

“不是,我觉得味道差些,我这段时间做出了一种试剂,叫生长剂,本来我是想用这手术之后促进细胞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九格格说道,细胞是个稀罕词语,乌雅秀贞问了一下,九格格就停顿下来,用乌雅秀贞可以理解的概念,给她解释了一下:“就是身体里的某种东西吧。”

“现下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我就想着,这东西,好像也能用在嫁接上面,苹果树上嫁接上梨树……”九格格说道,乌雅秀贞嘴角抽了抽:“想吃苹果就吃苹果,先吃梨就吃梨,你将梨弄在苹果树上,那长出来的算什么?苹果梨?”

那味道成什么样了?到时候该不会是难以入口吧?

九格格摆摆手:“也不能这么说,你看,苹果好吃,但容易酸涩,梨也好吃,但皮厚粗糙,若是能嫁接到一起,是不是能种出来一种既不会酸涩又不会皮很厚很粗糙的水果来呢?”

乌雅秀贞想了想,点头:“要这么说的话,倒是真有好吃,民间有一种叫连理枝的培育花草的法子,倒是和你说这个嫁接差不多。”

有些花呢,花盘好看,但是味道不行,或者颜色不行。但有些花呢,颜色好看,但花盘不行,两样就可以拼一拼,不过这种的是撞运气的,运气好,就能培育出来想要的。但运气要是不好,那种出来的就是更难看的。

当然了,若是种出来好的了,那可是一盆千金难求的,所以这种做法,也是很普遍的。

九格格说这嫁接,倒是有几分意思了。

乌雅秀贞指点她:“你是个大夫,专门治病救人的,那你这生长剂呢,你就只管拿到医院去用,你要是想弄什么果树,你找你六哥,或者你十四弟,反正他们也是闲着,或者你若是不放心他们去弄呢,你就让他们给你找个庄子,给你买来果树,你得空了,自己去庄子上忙活几天。”

采买果树这个,六阿哥一句话,下面人就能给他办妥当了。

在乌雅秀贞看来,九格格现在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将这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给推出来。这么说吧,大清这么些年,其实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天下太平的,而是每年,各处都有百姓起义,团体造反,还有各种天灾人祸的。

所以大清是很需要兵丁的,哪怕康熙明知道八旗子弟……内部有问题,但也绝不能取缔掉的原因。大清是马上得天下,现在康熙也需得马背上治理天下。

当然,从马背上治理天下到马背下,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大清从先帝时候,就已经开始慢慢的改变政治上的处理方式了,也就是现在,康熙必得要一个仁君的名声的缘故。

朝代若是想长久,一味的靠镇压,那是绝对不行的。

康熙想的明白,所以一开始是喜好汉学,后来是推崇孔学,再到现在,追求仁君名声。

先不说以后大清会如何,只说现在,大清一边要安抚内乱,一边还要提防外来侵入,还有蒙古那边,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儿——有愿意和朝廷交好的部落,就也有看朝廷不顺眼,想要独立,想学了当年满人入关的。

外忧内患之下,打仗这事儿就少不了。既如此,那九格格做的什么生长剂,就必然是康熙最为需要的东西了。

若是九格格能立马验证了这东西的效果,然后给康熙送上来,那可比什么嫁接之类的小东西,功劳要大了许多。所以,事情得有个轻重缓急,九格格得先顾着最重要的东西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