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召感到很受伤,不想再和这个没有人类感情的上司打交道了,拉着游树到船头求安慰。
游树知道他在洛阳不容易,取下腰间的一只锦囊,从锦囊里,拿出一颗糯米纸包裹好的,柑橘味的饴糖。
“给。”
卫召接过糖,拍拍游树的背:“阿树大气!”
“是阿彧给我的,”游树让卫召伸出手,她倾倒锦囊,被压成小方的饴糖在他手心堆成小山。
“这么多!”卫召不太相信,“那个书呆子,不是拿学分全换书去了吗?”
在泰山郡的那几天,他已经把曹班身边的人摸了个透,阿彧就是跟随在五期生戏志才身边的那个“书童”,出身颍川荀氏。
饴糖是奢侈品,用学分兑换的话,比书贵多了。
游树解释道:“是戏志才留给他的。”
随后游树将他们俩人的故事告诉了卫召,卫召锐评:“造孽。”
“可不是嘛,”游树道,“主公大军开拨,戏志才作为谋士随行,重病将死的谎言再也扯不下去,他知道自己哄不好,破罐子破摔,就把糖全部留给了阿彧。”
卫召搓手:“所以他都给你了?”
“大概给了一半?”她掂了掂手里的锦囊,“反正这里装满了。”
马腾和吴声在后面,看着船头两人说悄悄话。
“你们情报部谈情,不需要打报告吗?”马腾跟吴声走了一路,对方和他分享了许多交州的奇闻轶事,还有贾诩的笑话,他对这个小个子情报部副首印象相当不错。
吴声抬了抬眉毛:“一般来说是要的,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先例。”
马腾哈哈大笑,努嘴道:“这不就要有了吗?”
吴声却摇头:“不会的,阿树心里只有主公。”
马腾道:“那卫召呢?”
吴声想了想说:“他确实有心悦之人,但是嘛……总之情况也和阿树差不多。”
马腾极目远眺,前方一片漆黑,船上的油灯,是这片深海之上为一的光。
“曹使君,真是……”
船行过一片浪头,海水飞溅到甲板上,马腾张开双臂,感觉自己像鸟儿一样,随着海浪被抬升到空中,身心舒畅地大喊了一声。
吴声也被他感染了情绪,站起来,放下心中的一切,闭上眼。
“她们,应该碰面了吧。”
吴声大声问道,船体上下颠簸着,海风吹得人心情激荡,
“算时间,恐怕已经在一块喝酒啦!”
船头的卫召听见了,两手放在嘴边,大声问:“谁啊!你们在说啊,主公到底要见谁!?”
他是情报部的!为什么他啥也不知道啊!
第123章
光熹元年十月,兖州陈留郡太守张邈,在自己的治下酸枣县,举办讨董盟会,各路豪杰们带着兵马粮草,齐聚酸枣,等待张邈的弟弟,广陵郡太守张超,按照官职唱名后依次入席。
袁绍虽然只是渤海郡太守,但他作为四世五公的袁氏,又曾经当过司隶校尉,既然被推为盟主,自然最先入场,在张邈的引导下,毫不客气地坐上了主座。
袁绍后面,就是领一州之地的四位州牧,兖州牧刘岱、冀州牧韩馥、豫州牧孔伷以及并州牧段宁。
段宁是第一个被张超唱名的,她入内后,堪堪走到了盟主下首第四席就停下了,无视袁绍的疯狂暗示,一掀衣摆,潇洒落座。
这就让排在段宁后面,被叫到名字的兖州牧刘岱傻眼了。
其实,按照官职和爵位来说,刘岱是宗亲,兖州又是此次会盟的东道主,他坐袁绍下首是没问题的。
但酸枣会盟和皇宫里的朝会不一样,这是一场军事会盟。
说白了,大家心知肚明,这里谁拳头大,谁话语权重。
段宁虽然只带了四千兵,但那可是四千并州骑兵!
四千骑兵是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据说这次讨董联盟中,兵力最雄厚是济北相鲍信,他曾是原大将军宋奇的幕僚,和被山贼所杀的王匡一样,都是在一年多以前就奉旨开始募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