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僚连连摇头:“不能不能,这怎么能比呢,你看邓太后,哪有关心政事的样子,这三日来,几乎没说过什么话,我们还是要赶紧推举出新皇,这才是正事!”
事实上,邓太后主持朝政三天,朝廷上为了拥立一事,就吵了整整三天。
如今朝堂上难得“清净”,没了有权势的外戚、吹耳旁风的宦官,身份地位尊贵的太后也不发言……
太傅便是现在最有发言权的,但可惜的是,太傅这几天也没有表态。
于是心思活络的朝臣们立刻就明白了,太傅这是在看站队呢。
那从哪里可以看出太傅的站队呢?
——凉州刺史,护驾有功的董卓。
大家都知道董卓是袁氏叫来京城的,如今听说袁氏又将一部分兵权交到了董卓手上,聪明人很快猜出来,这是要推董卓到台前啊!
于是乎,董卓府上一时往来宾客络绎不绝,大家都想提前站队,好能在事后,分一杯羹,至少,不要被列入清算的名单里。
董卓看着门客递上来的拜访清单,羽林校尉、城门校尉等几名在京城有兵权的将领也在其中,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带着这些人来到城郊,按照贾诩的意思,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随后将自己的战马,直接送给了为首之人。
在董卓的威逼利诱之下,几名校尉也很快表态,愿意归附董卓。
于是,董卓手下的兵力,真就在短短四日之内,达到了一万五千之众。
而其中超过半数,都是担任戍卫京师职责的禁军、城防军和羽林军。
董卓在第四日晚上,再次召集亲信,这次,贾诩直接从最末位,坐到了董卓下首的次席,仅次于董卓的弟弟董旻,以及董卓的女婿,牛辅。
兵权急剧膨胀的董卓,心情好得不得了,他的手下们也格外放松,虽然明日有要事要办,但也不耽误今朝有酒今朝醉。
“武烈,我听说你还未成亲?”
董卓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贾诩,感到不可思议。
贾诩不想回答,干脆装醉:“呵呵,好酒,好酒。”
众人也跟着起哄,贾诩恍若未闻,酒杯朝着北面天空中的月亮。
董卓哈哈哈大笑:“心比天高,我们武烈,想要尚公主呢!”
牛辅也调侃他:“我与武烈同年,使君家中不是还有个五岁的女郎吗?”
此话一出,大家都看向董卓,如今大事将成,这董卓女婿的身份地位,也非比寻常了。
董卓却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牛辅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是猜错了。
但是他想不明白,董使君的女儿,不用来拉拢这些手下,那是要嫁给谁?
酒酣饭饱后,他突然灵光乍现。
随即感到头皮一阵发麻。
——难道,是想让女儿入宫吗?
第118章
拥立新皇的前一天晚上,太傅袁逢终于给袁氏门生们指了明路。
按照太傅的意思,次日董卓会提出拥立二皇子刘合为帝,他们只需要跟着响应就行。
所以,当董卓在朝堂上提出,要立皇长子刘辩为帝时,朝臣们一时都不知如何反应。
首先反应过来的,是那些投靠了董卓的,手握兵权的校尉们。
他们向董卓交投名状,等的就是这一天,如今董卓表态,他们当然争先恐后站出来表示支持,生怕晚了一步,拥立的功劳就被人占了。
这就让袁氏门生傻眼了。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他们纷纷看向太傅,可惜的是,太傅坐在他们前面,他们也看不清太傅的表情,见太傅半天不说话,众人就开始有想法了。
有些人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袁逢排挤在亲信圈外面了,所以袁氏临时改变了主意,单单不告诉他?
玩孤立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