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弯抹角,抹角拐弯。
不消盏茶的功夫,江小道便已远离了商会附近,甩开周遭看客,紧接着拐进胡同后,便有意让马放缓步调,摘下面罩,以免仓皇惹人猜疑。
却不想,刚走到胡同拐角处,却见七八个练家子,从斜刺里冲了出来。
江小道心头一凛,陡然勒紧缰绳,胯下烈马猛抬双蹄,挺起上身,出“呜哼哼”的嘶鸣。
江小道调整身位,一甩手,又一把匣子炮,旋即落入掌心,不等举枪,借着烈马转身的势头,便要扣动扳机。
说时迟、那时快,千钧一之际,忽听得来人中一声大喊:“慢!江少侠且慢!”
江小道眉心隆起,循声看去,却是熟人。
“别开枪!”钱伯顺连声大喊,“江少侠,别开枪!喂!伱们几个,还不往后稍一稍!”
“是你?”江小道眯起眼睛,“找我干啥?”
钱伯顺的脸上,不见平时笑呵呵的模样,语极快。
“江少侠,我家少爷苏文棋,有要紧事儿,急需见你!”
江小道安抚受惊的马,却说:“真有啥要紧事儿,你就痛快说,还用得着非得见面?召之即来,拿我当啥呢?”
“这里人多眼杂,实在开不了口。”钱伯顺连忙解释,“这事儿非同小可,请江少侠务必跟我家少爷,当面详谈。”
江小道面露狐疑:“这时候,我可没功夫去你们广源钱庄。”
“放心,当然不是广源钱庄,我家少爷另外安排了别的地方。”
江小道仍然不肯轻信。
钱伯顺见状,干脆上前一步,迎着枪口走过去,说:“江少侠,你们这次帮了苏家大忙,我家少爷知恩图报。你要是不信,就拿我当人质,要是有半句假话,项上人头,随你拿去,只不过千万不能再有耽搁,一定快随我来!”
……
……
时间回溯,辰初二刻。
早上七点半,奉天火车站。
白家几个崽子,正伙同鬼子的“黑帽子”在候车室里,对本国旅客逐一盘查。
胡小妍和小花,在大姑的安排下,被一个年近五十的妇人,带到远处的长椅上坐下,而许如清自己,则是孤身一人,坐在远处,看起来神情自若,有恃无恐。
这妇人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皮肉虽见松弛,但眉眼之间,尚能一睹当年风华。
不是别人,正是“串儿红”的同门师姐——刘玉清。
许如清决意远离奉天,临别之际,如有半点不舍,也只因这师姐一人而已。
她既然决心照看胡小妍,便也预备了应变之策,一旦遭遇意外,就由师姐代为庇护。
刘玉清退隐江湖不容易,无奈师妹央求,同门一场,实在不忍心袖手旁观,便只好应承下来。
胡小妍不明所以,心里难免慌张。
刘玉清却异常镇定,低声问:“刚才我教你的那套说辞,你都记住没?”
“记住了。”
“你呢?”刘玉清又问。
小花连忙应声:“记、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