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盛唐挽歌 > 第772章 弯了的脊梁不如不要(第2页)

第772章 弯了的脊梁不如不要(第2页)

先把人抓起来,若是方清和汴州朝廷败了,这些人会被秘密处死,对外就推到吐蕃身上,宣称是吐蕃人屠戮李氏宗室。

若是击退了吐蕃人,无论能不能抓住李承宏,到时候谁有罪谁无罪,还不是方清一句话的事情?

现在大量涉案的李氏宗室男丁被抓下狱,被严密看管,颜真卿当然要想想办法,营救一番。

“方清已经答应过朕,此番不会牵扯到先帝子嗣。朕也不好干涉其中,毕竟李承宏谋反,勾结吐蕃人是事实,无可辩驳。”

李琦面色为难的说道。

此事方清跟他“禀告”过,并且承诺,此案不会牵扯到基哥的后代。也就是说,就算再怎么杀,也不会牵扯到天子本人“二服”之内的人。

至于其他的,呵呵,那就真的只能呵呵了!

李氏宗室何其庞大!不单指太宗一脉,甚至高祖李渊的兄弟及他们的后代,那也是李氏宗室啊!

如果大肆株连,影响太坏,面子上不好看。

所以方清采取的是“日拱一卒”之法。这次,李承宏已经是众人瞩目的勾结吐蕃,谋逆在先。吐蕃人都发檄文了,自然是没有争议。

那么,此番大清洗,他的近亲都无法幸免,方清会借机处置这一脉的人。

将来,李氏若是再有其他举动,方清会以此类推,照本宣科的行严苛峻法。今天砍一刀明天砍一刀,日积月累之下,李氏的根基就被砍没了。

而宗室内部与李承宏关系较远,或者身份比较敏感的,比如说基哥这一脉的子嗣,方重勇则是暂时不会轻易去动他们。

颜真卿数十年官场生涯,对此当然是看得明白,可是他连开口都不知道该怎么开。

因为这年头本身就是一人举事全家参与,李承宏的近亲,就是洗脱不掉参与谋反的嫌疑。要怪只能怪他做事太过托大,没想到吐蕃人这么阴险,反手就发檄文把他卖了。

谁敢说李承宏的近亲没有参与其中呢?

在吐蕃人“爆料”以前,大家不都是不知道这件事么?长安因此陷落了,颜真卿你有几个脑袋可以砍?

李承宏幻想的是,等吐蕃人攻克长安了,他再假惺惺的站出来“忍辱负重”,收拾大唐的国土。吐蕃人绝不可能在中原久留,这时间一长,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到时候,他的名声就不是现在这样了。达扎路恭的招数,其实也是看透了李承宏的图谋,就是不让这老头得逞。

李承宏名声臭了,才会更加听话,更加卖力的当傀儡。他们之间互相算计,终究还是手中筹码更少的李承宏吃了大亏。

“颜爱卿,朕……与李承宏素无交情,外人说是同为李氏宗亲,但实在是与陌生人无异了。”

李琦面露难色说道。

李承宏是李贤之孙,而李琦是李旦之孙,算起来是同辈。他们的曾祖父,都是高宗李治。

有没有血缘关系?有!甚至“不远”。

那有没有亲情呢?绝对不可能有!

甚至在李氏内部,这个程度的亲戚关系,彼此间乱伦的都不是个例!现在李承宏这一脉倒大霉了,要李琦去救……这位傀儡天子实在是没那个心情啊!

如果是李琦儿子被方清抓了,他肯定要试一试,但为了一个同曾祖的亲戚去得罪方清。

只能说颜真卿实在是想得有点多了。

听到李琦的推诿之言,颜真卿难以置信的看着对方,面露失望之色。这位替大唐奔走的老臣,始终都不愿意承认,眼前这位天子,心中对家族是一点都不在乎!

其实,就算在方重勇前世那个时代,某人家中远亲,还是同一个曾祖父的远亲出了意外,他本人又能有多悲痛呢?

无动于衷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陛下,那可都是我大唐的根基啊!您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方清,把大唐的根基挖断而无动于衷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