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 6063(第13页)

6063(第13页)

不过在宇宙安全体系的构架上,大家的想法也算是大同小异,主要便是“防御”和“巡查”两个部分。

巡查系外生物的飞行天体的出现,并对可疑天体进行追踪及发回预警。

遇见UFO这种事情很罕见,但只要遇见第一次便很容易会遇见第二次第三次,说不定以后外星人三天两头就要光顾地球。

防御便是为了应对外星人的攻击。

而首要讨论的还是宇宙巡查体系的构建。

俞妙则就将她之前曾经构想过的行星临界警戒体系重新拿出来,先对这个方案进行自我完善。

她将宇宙划分为三个区域范围等级,即以地球作为其中一个定点的宇宙洛希极限圈,也就是她最初设想的行星临界警戒体系,设为一级警戒范围;以奥特云系作为第二临界点,设为二级预警范围;太阳系外作为三级巡逻范围,向宇宙深处进行探测。

不同探测器以地球作为数据运行重心,对宇宙自然行进外的天体进行数据捕捉及预警。

这样不但有利于人类对疑似系外生命信息进行巡查防御,也可以帮助人类更深入地了解探索到宇宙的运行奥秘。

不过在现在主要任务还是应对目前的系外智慧体对地球的威胁,所以二级预警和三级巡逻都可以延后再议。

这个行星临界警戒体系和地卫监测系统很相似,不同点则在于一个是对地球表面的监测,另一个则是在宇宙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宇宙外部信号的接收和监测。

吴教授听见她的话还开了一个玩笑:“如果接收到宇宙信号要怎么做?不要回答?”

俞妙则就想到系统离开前留下的那个提醒信息。

不要擅自回答宇宙信号,这已经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观点。

但只要接收到宇宙信号,其实系外文明的威胁就已经降临。

“如果要形成卫星警戒网,从研制到发射以及进入到预定轨道,在预定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五年。”岑教授便说了一个预计的期限时间。

这还只是进入初步构设所需要的年份。

如果要推进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仅是探测器飞到海王星就需要几十年之久,而飞出太阳系更是人类现有水平所无法抵达的距离。

不过在说着时,吴教授就在模型显示屏上画了一个大致的洛希极限圈,以便更简单清晰地看到这个方案的警戒范围:“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在这个位置可以从空间站发布任务信号,在太阳系范围外也有其他的探测器在执行任务。”

其他学者也有提出其他类型的方案,但在宇宙中航行的时间确实是太漫长了,都并不适合短期内的构设。

现在最好的方案还是先利用现有飞行器和探测器进行对宇宙信号的收集分析。

紧接着就是另一个问题,如何对威胁到地球的系外飞行器进行拦截。

这样并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那么大一个近似于小行星的飞行器,且飞行器的运行速度远超于地球所有飞行器的运行速度,这是人类现有科技都没有办法完成的使命。

而飞行器撞击地球会出现怎么样的后果呢?除了已经提前被告知结果的俞妙则,其他人都无法提前预知结果。

如果以现在的“小行星”状飞行器的体积,无论是在近地点被撕碎变成漂浮在地球上的陨石尘埃体,还是直接撞击进到地球表面,这对于人类都是灭顶之灾。

甚至有人悲观地想到,原来当年玛雅人预言将会在2012年迎来世界末日,这并不是以讹传讹的谣传。

那个时候飞行器就已经进入太阳系范围了,并在一点点地逼近地球。

而这就是人类迎来末日灾难的开始。

就像当年恐龙的灭绝是来源于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带来的气候巨变,而冰河期也让恐龙彻底从地球上爵迹。

焉知那颗小行星不是像现在这样,同样来源于外星生物对已然欣欣向荣的地球的进攻,将地球

霸主恐龙灭绝后,再经过两百万年的冰河期,于是人类占领了地球正式成为站在地球生物链顶端的存在。

毕竟关于人类起源说也有外星移民的说法。

而现在真正的外星人已经出现了,更为这种说法添上一层可信性。

但是人类起源也并不是他们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了。

在现在对系外生物飞行器已有的信息可知,他们主要提出几种防御解决方案:

一、撞击说,即使用人造飞行器和系外生物飞行器在宇宙进行碰撞,两败俱伤鱼死网破。

但如果这个人造飞行器仅是为针对这次拦截任务的产物,那么在和系外飞行器完成粉碎性碰撞时,就已经顺利完成任务了。

唯一的难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对地球来说算得上安全的撞击点。

只要在太阳系内发生爆炸,就免不得会对地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能将这个影响降到最低的地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