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秘书的声音继续在他耳边响起。
“你知道光这半年,集团在你们实验室烧了多少钱吗??两千三百万!?”
“换来的是什么?三篇论文??”
“股东们要的是能上市的药,?能卖钱的专利!?”
……
雨点砸在玻璃上,密集而急促,让人心情有些烦躁。
陆安盯着那份报告,眉头紧皱。
女秘书的话很直接,他们不是要直接毁掉实验室,而是要让它慢性死亡。
钝刀子割肉,最疼!
“所以,林氏集团的意思是……”陆安缓缓合上文件,声音低沉,“要么接受劣质耗材,要么终止合作?”
女秘书的微笑重新变得完美无瑕。
她伸手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崭新的合同,轻轻推到陆安面前。
原来,她们的合同早就准备好了。
“陆教授是聪明人,集团愿意给予半年缓冲期,只要您签署这份补充协议,承诺在18个月内实现1%的投资回报率。”
陆安扫了一眼条款,目光在几行加粗的黑体字上停留。
“论文引用次数不计入商业收益。”
“专利转化收益需达到投资总额的1%。”
“若未达标,林氏集团有权提前终止合作,并收回全部设备及数据使用权。”
这等于直接掐断了基础研究的退路!
科学研究不是流水线生产,不可能按季度产出“可商业化的成果”。
真正的突破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而资本却只想要立竿见影的回报。
不过,陆安对永年集团没有太多的敌意。
他们已经无资助了这么久,算是仁至义尽了。
而且,这是整个董事会的决定,不一定是林董和她女儿的决定。
能给他这么久的自由展期,陆安已经很感谢林氏集团和永年集团了。
不过,资本的局限性,或许早就注定了如今的结局。
q4。。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