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忙扶着丫头的手下马车,一把抱起安安,没抱起来,第二下才抱起来。
阮氏哎哟一声:“这才多久没见呐,咱们安安又壮了。”
安安哈哈大笑,伸手又要祖父抱。
贺宁远笑呵呵地接过孙女,颠了颠重量:“是长了不少,在家时我们还想着京城冬日里没甚好吃的,安安指不定要瘦了,竟一点没瘦。”
“爹,娘,你们一路辛苦了。”
贺文茂和孟氏笑着过来叫人,叫完人后,孟氏笑道:“原来我们也以为京城里冬日里没什么好吃的,谁知弟妹的温泉庄子里果蔬种得那般齐全,还养着猪牛鸡鸭鹅,一两月里威海卫那边的林家二舅还会给家里送些海里的鱼虾,根本缺不了嘴儿,吃都吃不过来。”
安安听她娘这般说,立刻道:“二舅舅送的鱼好吃。”
“海里的鱼鲜着呢,又没什么刺,当然好吃。”
贺文茂纠正女儿:“那是你婶婶的二舅舅,你要叫舅公。”
“好,我记住啦。”
贺文茂笑着跟爹娘说:“渔娘出门去了,文嘉在户部当差不得空,咱们先家去吧。”
“也好。”贺宁远抱着孙女进门。
阮氏看了眼隔壁的大门,问:“那是梅家的宅子?”
贺文茂点点头:“正是,跟咱们家紧挨着,渔娘本说在两家墙上开个门,我给拒了。”
“这是为何?”
进了二门,没有外人了,贺文茂才指了指隔壁后院:“渔娘的书房里放着许多文书,常年有护卫守着,咱们虽是一家人,也要避嫌才是。”
贺宁远严肃道:“大郎说得没错,这要不出事就算了,若是出了事,咱们家担待不起。”
阮氏又是感慨道:“以前都说渔娘这孩子有灵性,谁知道竟这么灵,这一起手呀,把许多儿郎都比下去了。”
孟氏笑道:“可不是,许多官宦家的儿郎和小娘子们,都求着拜渔娘为先生呢,渔娘都不收的。”
安安快活地搂着祖父的脖子,开心道:“我喜欢惜娘姐姐,惜娘姐姐带我玩儿。”
渔娘给家里写过信,阮氏笑道:“是洪国公府二房家的小娘子吧。”
“正是那小娘子,前些日子跟着渔娘出远门了。”
“真是辛苦她了。”
“哈哈哈,也不辛苦了,那孩子跟渔娘年幼时一样,都喜欢出门远游。这次为了跟渔娘一块儿出门,在家里装了好些日子的名门淑女呢,这才哄得家中长辈点头答应。”
如阮氏所说,惜娘跟她先生一样是个关不住的,出了京城后,连马车也不坐了,整日跟着两个师兄一块儿在外骑马,晒黑了脸颊也无所谓。
渔娘也不管她,随了她的意,爱坐马车坐马车,爱骑马骑马。
从京城一路往宁夏卫去,路上不曾耽误,没几日就赶到了宁夏卫。到了地方,渔娘自然要去三皇子府拜见三皇子妃。
时隔一年再见,三皇子妃如今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去年九月里,三皇子妃诞下一麟儿,取名马曜,小名壮壮。
三皇子妃看到渔娘格外惊喜,连儿子都不顾了,拉着渔娘道:“听他们说你要来宁夏卫,我一直等着你来,今儿总算见到了,你可要多留几日,我有许多话要跟你说。”
渔娘拉着她坐下,笑道:“我也想多留几日,不过只怕不行,你知道的,我身上还担着差事。”
“哎,那也是没法子,差事重要。”三皇子妃又是遗憾又是欢喜。
渔娘道:“也没关系,天长日久的,以后见面的时候多着呢。”
“也是。”
渔娘把惜娘叫过来,介绍给三皇子妃:“这是我新收的弟子,她叫惜娘。”
三皇子妃知道惜娘,她笑道:“好孩子,你拜了个好先生,以后可要把你先生的真本事学了去。”
惜娘笑嘻嘻,大方道:“请三皇子妃放心,我一定好好学。”
三皇子妃就喜欢这样大大方方的孩子,她笑道:“知道你爱玩,所以给你准备了一匹幼马,等你走的时候你带走吧。”
惜娘惊喜不已:“多谢三皇子妃,我喜欢马。”
渔娘笑着对三皇子妃道:“您还是这般会送礼,一送就送到人心坎儿里。”
三皇子妃顿时明了:“看来你十分喜欢去岁我送你的首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