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佣兵1929 > 第1983章 一力当之(第1页)

第1983章 一力当之(第1页)

如果这些百战余生的官兵能够安全撤退到后方,只要补充部分兵力,整训一两个月,马上又是一支敢打敢战的精锐之师。

可惜的是,唐上将的撤退命令含糊不清,那些部队该向那个方向突围,那些部队要断后拖住敌人,基本都是含糊其辞的。

而且命令下达的太过仓促,导致全军士气大跌,一些长官甚至连下面的部队都没有通知就拔腿就逃,将几万国军最精锐的骨干兵种丢在了长江边上,被鬼子屠戮殆尽。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而这次,周文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部队解救出去。

他沉吟了一会,对顾长官说道:“既然要撤退,自然是越早越好。但是,撤退的命令却是不能太快下达。司令部的参谋要马上制定一个详细的撤退计划,把撤退时间按顺规划好。”

“首先要将伤员、后勤部队撤出去,要隐蔽撤退,乘着天黑的时候走。后面部队可以这样撤,不要放弃现有阵地,而是每个阵地逐步减少防御兵力,把机枪,火炮这些武器全留下。不能让鬼子察觉我们火力减弱。”

“第三步就是逐步收缩部队,不能急,要慢慢收缩,然后把部队集中到城区的西北部,也就是挹江门一带,然后择机迅速撤离。”

顾长官叹了一口气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会按照这个思路让司令部参谋们尽快制定一个撤退计划。但是,这最后留守的部队最为关键,你看哪支部队最为合适?”

周文不假思索地说道:“我提出的方案,最后的留守部队肯定是我们。”

“啊?”

顾长官没想到周文尽然毫不犹豫就揽下如此艰巨而九死一生的任务,不由心里大惊,接着就是一阵难以言明的感动。

他问周文其实倒没有让中央党部教导总队来断后的意思。

他现在已经明白了这支部队的用法,就是不能将其束缚在某个任务或是某个区域,而是要让周文这个指挥官来自行决定和选择战场。

这种行为看似是放任周文的部队自由行动,但是了解周文的人就知道,周文的大局观却是远超一般的人,他选择的作战对象和区域,往往对全局都有着至关重要得作用。

比如娘子关战役的胜利就一举改变忻口会战的劣势,迫使日军对山西的进攻无功而返。再如武进奔袭战,一举扭转江阴战场的被动态势,让江阴防线再次稳固等等。

所以他才会征求周文的意见,却没想到周文居然不假思索就一力当之。

当然,从撤退的安全性来看,周文的中央党部教导总队来压后掩护可说是最稳妥的。

因为周文的能力和为人是顾长官最信得过的,而且中央党部教导总队的战斗力更是没话说,那就是冠绝全军的存在。

关键还在于,那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及上下官兵都要有勇于赴死的精神和为大部队牺牲自己的胸怀,在这方面,顾长官可没看出自己麾下的哪支部队具备这个素质。

而顾长官最为难的也就是在这里,手下这些部队,到底留哪个,真的难于抉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