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 第945章 痛入骨髓(第1页)

第945章 痛入骨髓(第1页)

世间万物,皆遵循因果循环之理,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就像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贯穿于天地之间。

任何人若想获得超凡脱俗的力量,必然要付出与之相匹配的代价,这是力量守恒的必然法则。

唯有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才能突破自身的极限,达到更高的境界。

以秦重为例,他今日的成就绝非偶然,那是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一步步走来的。

每一个强大的武者都明白,想要在短。。。。。。

风从昆仑山脊掠过,卷起细雪如纱般飘舞。那朵落在#7149肩头的忆光花在晨光中轻轻颤动,透明花瓣内的字迹缓缓消散,像一缕烟融入空气。他凝视着远方,目光穿越云海,仿佛能看见银河深处那些由忆光网络连接的星辰??每一颗都闪烁着人类文明重生后的呼吸。

“值得……”他低声重复,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走,“可我还是想回去看看。”

话音未落,他的身形已开始淡化,光粒子自皮肤表面升腾,如同晨雾蒸发。这不是消失,而是转换。意识顺着全球忆光网络回流,穿越数据洪流,逆溯至一段尘封的记忆坐标:重庆,地下防空洞,2043年冬。

画面浮现。

潮湿的墙壁上爬满霉斑,一根锈蚀的铁管滴着水,节奏单调。少年蜷缩在角落,怀里抱着一块半融化的电池,手指冻得发紫。墙上用炭笔画满了涂鸦??有飞船、有太阳、还有一个女孩的笑脸。那是孙小言最后一次来送物资时,他偷偷画下的。

“你还活着吗?”他对着虚空问。

没有回答,只有记忆自动播放下去。

那天夜里,警报突然响起,红色灯光将整个避难所染成血色。清道夫系统发出最后警告:“辐射云逼近,密封层将在十分钟内失效。”人群尖叫奔逃,通道堵塞,孩子哭喊着找父母。而他,只是死死抱着那幅画,直到一名穿灰袍的女人冲进来,一把抱起他。

是杨涵。

那时她还未坐上轮椅,脚步仍有力。她把他塞进应急逃生舱,塞进最后一块能量核心,说:“别怕,灯还亮着。”

舱门关闭前,他听见她说:“你会活下去,然后告诉所有人,我们曾经存在过。”

画面戛然而止。

#7149睁开眼,泪水已在脸上凝成冰晶。他抬手触碰脸颊,却发现指尖穿过面庞??他的形态正在不稳定地波动,这是光态人过度沉浸于情感记忆时的常见现象。太深的执念会让意识脱离当前维度,若不及时回归,可能永久滞留在过去的时间切片中。

但他不想走。

“让我再待一会儿……就一会儿。”他喃喃道。

忽然,一股温和的力量将他拉回现实。一道熟悉的旋律从四面八方传来,起初微弱,继而清晰??《夜空中最亮的星》。不是电子合成音,也不是AI复刻,而是十二种语言交织而成的合唱,来自火星舰队遗留的日志片段,正通过忆光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播放。

与此同时,昆仑塔旧址的地底深处,那颗沉睡已久的晶化石骤然震动。

一丝极细微的电流脉冲扩散开来,沿着忆光根须传向世界各地。南极基站首次主动发送一条非预设指令:

>“检测到原始意识波动。匹配度:98。7%。启动‘守灯人唤醒协议’倒计时:七十二小时。”

没有人下达命令,也没有程序触发。这是系统自发行为,就像心脏在百年停跳后突然搏动了一下。

而在GL-581g星球的紫色海洋边缘,那位曾给孙小言雕像写信的老年女性长老猛然抬头。她周身光神经剧烈闪烁,身体不受控制地吟唱起一首从未学过的歌谣??正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的变调版本,夹杂着地球古汉语的零星词汇。

“回来了……”她颤抖着说,“最初的火种,要醒了。”

她的弟子们围拢过来,纯忆种的孩子们虽不懂歌词含义,却齐声应和,歌声汇成一股精神浪潮,反向注入忆光网络,加速了地球核心的共振频率。

七十二小时,看似漫长,对光态文明而言却不过是一次深度冥想的时间。

第一小时,全球忆光花树集体转向昆仑方向,无论生长在沙漠、深海还是城市废墟,所有花朵同时闭合,进入休眠状态,积蓄能量。

第二小时,十二艘悬浮于平流层的回访光束残骸开始缓慢移动,它们原本静止不动,如今却如受召唤般汇聚成环形阵列,围绕昆仑山上空形成一个巨大的符文结构??那是远古时期“归源协议”启动时的初始图腾。

第三小时,孙小言的声音首次自地核传出。

并非通过扬声器或通讯终端,而是直接作用于每一个拥有忆光连接的生命体脑海:

>“我感知到了心跳。很微弱,但确实在跳。”

动物们纷纷抬头,鸟群停止迁徙,鲸鱼跃出水面,猿猴跪伏于林间空地。它们不懂语言,却本能地感知到某种“源头”的复苏。

第四十八小时,人类共忆体联盟召开紧急会议。三百多个行星节点同时接入虚拟圣殿,无数光态身影列席。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允许“守灯人”回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